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610字。

  第六单元 练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一、字词书写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中道崩cú(     ) 裨补阙漏(    )
  陟罚臧否(    )   行阵和睦(     )
  攘除奸凶(    )   不xiè(    )于内
  益州疲bì(    )   咨诹善道(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但总以为读一本好书,是面对着一处好风景,感受其间流露出来的或粗犷豪放或纤巧秀弱,或深远空灵或雄伟磅礴的风韵。当与我心有不可遏制的“戚戚焉”时,人达到心kuànɡ神怡、养心浴德的境地恐怕就不再是难事了。此时,书已超脱出它本身的价值,婉若一个睿智的长者,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他面你而坐,娓娓而谈;睛动睫转之间,便可得“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好处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流露(      )  磅礴(      ) 心kuànɡ神怡(      )
  (2)划线句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3.下面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A.这首词简洁明快,层次分明,以三问三答来结构全篇,相互呼应。
  B.这首词把写景与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起来,围绕“登北固楼”的主题,大处落墨,视野开阔。
  C.上阕借景抒情,作者登楼远望,思接千载,慨叹历史兴亡之事远逝难追,整体情感沉郁悲怆。
  D.下阕采用了反问的修辞,引用曹操的话,颂扬孙权的雄才大略、不畏强敌,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仰慕,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的失望与愤慨。
  4.下面是某同学读书笔记中的相关内容,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人物评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善解人意,对朋友能够雪中送炭,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朱赫来经常帮他排忧解难,为他指明前进的方向。
  B.归因探究:《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经过三起三落,从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他的悲剧结局主要是由自己的不坚强,不觉醒造成的。
  C.匠心感悟:《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文题由凡人俗称与典雅的先秦古籍名称组成,产生了奇妙幽默的意味,较好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D.特色鉴赏:《简??爱》以第一人称叙述,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小说中现实与浪漫相交织,但就反映真实生活而言,它称得上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5.下面对《过零丁洋》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首联写了诗人的两件大事:一是受到皇帝选拔,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四年。
  B.颔联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C.颈联巧借两个地名,语意双关,既表明作者被俘所经之地,又渲染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尾联借景抒情,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作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激励和感召了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6.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这首诗从“风”写起,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就写出了风之大、风之猛,表现出塞北之风的狂暴肆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