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130字。
上海市徐汇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5分)按要求填空。
(1)映阶碧草自春色, 。(杜甫《 》)
(2)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屈原列传》中“ ”和“ ”两句都直接表明了屈原写作《离骚》的缘由。
2.(5分)按要求选择。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什么是中庸?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以“秤”来比喻和诠释“中”的内涵。称量东西时,秤砣不能固定在某个地方,而应该随物之轻重来回移动,这才是“中”,才能“中”。
①“中”的标准不固定,更不拘泥,它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中”不是简单数理意义上的“中间”,更不是“折中”
③因此真正做到“中”是不容易的
④此时“中”,换个时间未必“中”,此地“中”,换个场合未必“中”
A.③②①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④①②③
(2)小徐同学想探究《红楼梦》中贾探春这一人物形象,她列出了一些要细读的章回,你认为其中哪一回略读即可?
A.第3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B.第37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衡芜苑夜拟菊花题”
C.第55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D.第74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二、阅读70分
3.(16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古希腊哲学家普鲁塔克曾提出著名的特修斯悖论:航行在地中海上的特修斯之船通过不断更换船体构件来保证其持续航行。由于每个构件的寿命有限,最终船体所有的原构件必然被全部换掉。那么,这艘船是否仍然是特修斯之船?如果不是,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它不再是原先的船?许多哲学家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即使船的构成材料发生了变化,但其设计和形式未改变,因此它还是原来的特修斯之船。17世纪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提出进一步追问:如果用特修斯之船上取下的老部件建造一艘新的船,那么两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
②在哲学上,特修斯悖论常被用于研究身份的本质,特别是用以探讨一个物体是否仅仅等同于其所有组成部件之和。有观点认为,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