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830字。

  小说专题训练——突转艺术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
  奚同发
  刑警队的徒弟又带来新消息,老黑出狱了,且公然到公安局打听窦文贵,然后就四处寻找窦文贵了。
  与老黑曾有过三次交手的窦文贵,自然三次把老黑稳妥妥地送进大牢。三进宫的老黑,早被铁窗内的岁月历练得滑溜如泥鳅,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如今出来,该是一个奔七十的老人,还能折腾个什么劝儿?不就剩条老命,还是要飞蛾扑火,一命抵一命?那怎么可能?窦文贵一个堂堂的原刑警队长,让你就拼了命?虽然没有枪,没有手铐,但身体本钱尚在,只是心存顾虑,总不能让老黑老了死在一个警察面前吧。
  在公安队伍干了一辈子的窦文贵,退休七年中,没少遇到麻烦。他的办法只有一个。走!一次一次地搬家,搬一次扔一些东西,如今已家徒四壁,房子都是租的。
  喝完三泡茶,窦文贵对老伴说,走。
  老伴儿愣怔了一下问,还走?你我都这把年纪了。还往哪儿走啊?
  走,这次必须走,老黑出来了,窦文贵毫不犹豫地说。
  老伴儿不再言语,默默地开始收拾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值钱的物件,不过一些随身衣物、生活用品。窦文贵的心头一酸……老伴儿跟他这一辈子,年轻时天天夜不能寐,为他的安全担心。退了休,本想着可以安度晚年,没料到当年那些对手一个一个从监狱出来,寻仇闹事。没什么好办法,只能走。何况在他意识中,像老黑这种人,要把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到寻找他,也免得去做别的坏事儿。
  下午窦文贵叫来房东,交接了钥匙,并付完提前退房的违约金,说着谢谢便告辞。刚打开门,便惊了一下,门外站的正是老黑。竟然还像当年壮实,戴鸭舌帽儿、墨镜,嘴里叼着烟斗,看来低估了他的身子骨了。
  老黑一笑,虽然满嘴的牙又少了几颗,但声音还是浑厚。他说,咋,窦队这是又要走?
  窦文贵先一步挡在老黑身前说,咱换个地方说话。
  老黑脖子一歪,向天空望了一眼,说,都到门上了,咋说也要喝两杯薄酒!窦文贵只好放下两手的东西,吩咐老伴儿:既然来客了,你去弄俩菜。
  老伴儿心知肚明,他的眼色是让她外出躲了。瞅了一眼他满头的白发,她两眼顿时湿润了。走是走不了了,她便说着你们先坐,我去买菜,心想得找人来帮忙啊。但老黑手下两臂一伸,就挡住了门口。
  不必了,我早有安排。老黑一阵狞笑说着,身后已有手下端进来酒和菜。
  窦文贵一句,那就请吧!自己先在迎门的桌前落座。
  老黑一边走一边说,窦队,你明白,我是来兑现当年你送我入狱时的诺言——不会放过你的。怎么样,你再躲也躲不出我的手心。你以为隐姓埋名。你手机、座机电话都不用,就找不到你?呵呵,这对我就不是个事儿。你都快要灭的蜡烛,还能活几个年头,你还往哪儿躲呀?瞧瞧你,没想到竟老成这个样子,整个一糟老头子,风一吹都倒了吧?谁能想到你当年的威风?
  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结构严谨,以“走”为主线串起全文,仅用人物对话推进情节,使行文集中紧凑。
  B.小说篇幅短小,但细节刻画生动逼真,犯人的嚣张跋扈、警察的镇定自若都跃然纸上。
  C.本文语言质朴,富有生活气息;善用短句,既能营造紧张的氛围又能表现人物的干脆利落。
  D.文章主旨深刻,看似简单的故事背后,有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有对人性的深入透射。
  2.本文情节有多次突转,请简要概括后分析其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二本书
  宁肯
  “有旧鞋换洋火——”
  像早先一样,吆喝反复出现,但不是同一个人。秋良竖着耳朵不用分辨,一下跑出去。这人穿得破烂,黑脸,缺着黄板牙笑。
  “我有好东西,可我不想换洋火,除非换别的。”
  “什么?”
  “闹钟,我有个小闹钟。你有小人书吗?你要有我就拿它跟你换。”
  “闹钟坏了?”黑脸人明知故问很烦人。
  “没坏,就是不走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