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90字。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 分)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 (25分)
1. 古诗默写。(10分)
品读自然,我们从“夕日欲颓, ① ”和“ ② ,谁家新燕啄春泥”中感受到自然美景的勃勃生机;从“树树皆秋色, ③ ”中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从“ ④ ,长河落日圆”中感受到阔大雄浑的境界;从《庭中有奇树》“ ⑤ , ⑥ ”中欣赏到叶绿花盛的春日佳景。
品读诗文,我们更要体会作者的情怀,如刘桢《赠从弟(其二)》的“ ⑦ ? ⑧ ”在一问一答中寄寓作者对松柏美好品格的赞美;如曹植《梁甫行》的“ ⑨ , ⑩ ”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表达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9分)
人类的历史有如繁星遍布的夜空,无数高贵而孤独的生命在恒久地【甲】着我们:“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为衰微的民族寻找一剂文化药方而【乙】钻研古代典jí① 的闻一多;面对丰ráo②的土地发出“我必定为她战斗到底,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誓言的端木蕻良;为祖国核武器事业“鞠躬尽cuì③ ,死而后已”的邓稼先……通过他们的品质,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光辉。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① ② ③
(2)填入文段【甲】【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甲】凝望 【乙】锲而不舍 B.【甲】观望 【乙】锲而不舍
C.【甲】凝望 【乙】诲人不倦 D.【甲】观望 【乙】诲人不倦
(3)文段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把“感受”改为“接受” B.在“通过”后加“学习”
C.删除“通过”或“让” D.删除“人性的”
3. 名著阅读。 (6分)
(1)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 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他判断由 于 的宣传和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与个人有了必须行动起 来的新的信念。作品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加拿大医生 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不幸的是在一次战役中因细菌感染而献出了生命。
(2)某中学建立“阅读银行”,学生定期向“银行卡”中存放阅读书目。小明想存《红星照 耀中国》这本书,请你替他谈谈存放理由。(3分)
存放理由:
二、阅读。 (6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6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从神话传说落笔,既写出了黄鹤楼的历史悠久,又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
B.诗歌前四句中“黄鹤”“去”“空”,回环咏叹,抒发了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之感。
C.诗人登高远眺,汉阳城的树木和鹦鹉洲的芳草清晰可见,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5. 请从情与景的关系角度赏析尾联。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7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
【乙】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① ,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②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③ ,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节选白居易《与元微之书》 )
【注释】①墙援:篱笆墙。②泰:安适。③忧望:挂念,盼望。
6. 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4 分)
(1)负势竞上 (2)猿则百叫无绝
(3)流水周于舍下 (4)计足下久不得仆书
7.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因 置 草∕堂 前 有 乔 松∕十 数 株 修 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