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9660字。

  广东省梅州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艺术学理论“三大体系”构建遇到的第一个困惑不是如何构建,而是中国艺术学理论“有体系吗”的质疑。原因主要有艺术学升格为门类时间较短,研究成果较少,缺乏相关的体系性思索;另外,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原因,当我们论"体系"时,标准常常是西方的体系观。那么,西方体系观有何特征呢?
  从学科整体的角度来讲:第一,用区分性思维化世界整体为部分,形成有界线的学科领域:第二,以理性占比多少为据,从低级到高级进行分类,形成金字塔状的学科体系。从学术与话语的角度来讲,西方的体系观多表现为从“原理”到“史”与“批评”的多角度观照,并表现出以下两个重要特征:其一,有一批内涵与外延界限分明的基本概念;其二,概念间形成一个合理且严密的逻辑系统。然而,整体性与关联性还有另外的表现方式,诗性思维和诗性之语同样可以抵达理性之思。
  与西方的体系观不同,中国的体系观表现出独特的思维和言语特征。中国古人坚持整体性思维与诗性表达,在意象上追求情景交融。在布局上追求虚实相生,在意蕴上崇尚"外"与"远"之旨。基于此,中国的艺术学理论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体系特征:概念内涵的外溢性、概念间关系的交叉性与互动性、概念与感性直观的互证性、结构的虚实相生性、审美的体悟性等。如此,中国为学术界提供了一种具有“无形”特征的开放性体系观,故构建艺术学理论“三大体系”当先“破”后“立”,立足中国,借鉴西方。
  新时代,在文化建设中,相关的学术命题、思想标准与话语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都还不太相称。要真正实现中国文化繁荣发展,就必须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对构建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三大体系"的认识,还须基于对体系多元性的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价值,并不存在超越各民族文化的"世界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同样为世界提供了独特而全方位的体系之思。
  中国艺术学理论的体系之思,不仅包括基于整体思维的关于“何为艺术”、“艺术”中“艺”与“术”的关系、技—道—艺关系的深刻理解,还包括对艺术作品独特的审美风格,艺术接受中独特的审美心理构建等内容。整体性思维、形象性表达、多义性指向、现实性关怀等,足以使中国艺术学理论呈现出别样的体系之美,为世界做出独特贡献。
  中国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是以“中国艺术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由外、内两个向度构成的具有整体性特征的有机系统,体现的是艺术学理论与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艺术学理论内部不同学科方向之间的有机关联,以及艺术学理论基于功用的学科建设内容。
  中国艺术学理论学术体系是艺术学理论“三大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是围绕“中国艺术”活动形成的相互关联、相对完整的一系列知识和理论。其以“中国艺术”为研究对象,着力探究中国艺术活动所展现出来的关于艺术起源、本质、生产、接受以及传播等方面的理性思考。中国艺术学理论学术体系构建同样需要立足中国本土艺术经验,在大量中国艺术经验之"体"的基础上裁中国艺术学理论之“衣”。
  中国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既指本学科知识体系的概念、范畴、命题等话语以及具体的言说方式,也指各话语之间形成的学理关系与结构,是艺术学理论"三大体系"中最为基础也最为灵动的部分。中国艺术学理论诺语体系构建的具体任务主要有二:一是纵向考察中国艺术学理论话语的产生与构建脉络;二是横向梳理中国传统艺术学理论话语的基本概念、范畴与命题,阐述诸话语之间的关系,总结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中国化的各种理论话语。
  (摘编自梁晓萍《构建中国艺术学理论“三大体系”》)
  材料二:
  从学科及其体制化的维度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学逐渐从美学中分离出来,并于20 世纪20年代开始被引入中国,1990年被增列为"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2011年,"艺术学"升格为门类。从历史的角度看,在百年变革的宏阔图景中,艺术学体现了它发展的曲折和必然,也显现出一条自觉、自信的发展主轴。特别是历史根源、学理和现实状况等原因,艺术学一度被文学“托管”,但艺术思维毕竟不同于文学思维,而哲学思维科学层面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构建中国艺术学理论“三大体系”被质疑的主要原因是艺术学升格为门类时间较短,研究成果较少,没有自身的体系观。
  B.西方体系观运用区分性思维,学科领域是有明显界线的,概念间形成一个合理且严密的逻辑系统。
  C.要真正实现中国文化繁荣发展,体现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就必须构建起与之相称的艺术学理论“三大体系”。
  D.从历史的角度看,艺术学的发展有它自己的发展主轴和必然规律,对之正本清源,可以促进学科建设、艺术理论的进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的艺术学理论中,概念间关系存在交叉性与互动性,这与西方体系观中概念间内涵与外延界限分明不同。
  B.中国艺术学理论中的整体性思维、形象性表达、多义性指向和现实性关怀具有别样的体系之美,可以为世界艺术学理论做出独特贡献。
  C.中国艺术学理论学术体系是围绕“中国艺术”活动形成的相互关联、相对完整的一系列知识和理论,是"三大体系"中最为基础的部分。
  D.艺术学在我国升格为门类时间较短,20世纪20年代开始被引入中国,1990年又被列入“文学”门类下,2011年才升格为门类。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艺术学实践要坚持“守正创新”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国学大师启功取宋徽宗"瘦金体"的意境,形成"挺拔险峻、修美匀整"的风格,而自成"启功体”。
  B.2017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将收录小说《边城》、散文《湘行散记》等作品的书命名为《遇见许多人,都不及你好》出版,使沈从文的作品更显年轻化和和尚化。
  C.2021年6月,河南卫视播出的一段绝美的水下中国风舞蹈《祈》,再现了曹植的《洛神赋》,惊艳全网。
  D.2022年8月,中央电视台推出沉浸式戏曲研学文化节目《拿手好戏》,不少明星跨界当戏曲学徒。
  4.请结合材料一,概括说明中国艺术学体系观的两个特征。(4分)
  5.请结合两则材料,说说如何构建中国艺术学理论体系。(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摆  渡  人  汪破窑
  当我和杨五子一家告别时,雪就下下来了。
  杨五子过完年要去深圳打工,还没到寒假他已经不来学校了。春节过后,我能明显感觉到学校里的学生在慢慢减少,我班上也有几个突然就不来了的。打工的娃儿总是把外面的世界说得天花乱坠,往往他们回来一趟总会有一两个学生莫名辍学。我见不得小小年纪的娃儿不读书,就算碰一鼻子灰,我也要上门做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总有些家长会被我的行为打动。村里的那些老人们说,党员就是不一样!其实就算我不是一名共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