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610字。
小说专题训练——探究主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包 黄静泉
正是春运的时候。车站前的广场上人来人往。人们穿行在大雪中,或者说是大雪穿行在人群里,人和雪纠缠不清、搅在一起。
一个小伙子和一个姑娘坐在火车站饭店里边吃饭边说话,好像不太愉快。小伙子对姑娘说,不好好吃饭总摆弄手机干吗呢?
抢红包。姑娘说。
能抢套房子也算你厉害。小伙子生气地说。
姑娘突然脸白了,生气地说,你要是过完年回来,还说买不起房子,咱们就算了。姑娘又说,其实我真不想跟你就这么算了,但没有房子,也只能算了。
饭店的门突然开了,呼一下冲进一股雪,雪中卷进一个人来。那个人抖了抖身子,他穿着一件黑皮衣,黑皮泛出麻麻点点的白点子,是些线头子,就好似整天都待在风沙里,皮衣便留下了风沙的痕迹。他坐下了。服务员走过来,让他点菜。
外面大雪下得正紧,雪花从空中游到玻璃窗上,砰砰地撞出响声。走在雪中的人们,不知道会不会感觉到雪花砸在头上或者是身上的疼痛。
穿黑皮衣的男人吃面吃得挺豪爽。但是,当他又要往嘴里挑面时突然停了下来,看着小伙子和姑娘,看着他们饭桌上那几盘菜。小伙子和姑娘快吃完了,可那三四盘菜好像没咋动过。
小伙子看着穿黑皮衣的男人就主动地搭起话来。原来他出来打工,要坐晚上的火车回家去过年。说起家,他笑着说,出门在外的时候,老是想起在家的时候,想起在玉米地里掰玉米棒子的时候……可是,孩子要上学,学费钱全靠我出来打工挣呢。
那玉米地咋办,你出来了?小伙子捉着筷子,看着穿黑皮衣的男人。我老婆自己在家里种地呢,我老婆可能够吃苦了,不过村子里别的女人也能吃苦。男人们都出来打工了,女人们不干让谁干?他慢慢地吃面条,看着小伙子桌前的菜盘子。我儿子跟我说,爸爸回来过年的时候,能不能给我买个手机回来,这样我就能跟爸爸视频了,啥时候想见爸爸就能见到爸爸了。这话让我记了一年了。我似乎总是看见儿子瞪着黑黑的眼睛看我,看得我心里发毛。穿黑皮衣的男人不笑了,脸色木讷,神情呆板。
小伙子说,其实在外面打工的人,都会时常想起家里的事情。这么说,你也是出来打工的,老家也是农村的?穿黑皮衣的男人瞪圆了眼睛,眼睛里放出光来。小伙子点了点头。他已经出来多年了,先是在外面上学,本来还想读博的,但好像挣钱比读博更重要。小伙子摊开两只手说,我现在长大了,才知道爸妈的辛苦,我得先挣钱啊。
穿黑皮衣的男人说,你有文化,跟我不一样;我是卖力气的人,下过煤窑,差点让煤砸死,出了医院就再也不敢下煤窑了,我是个胆小鬼。他很滑稽地笑了一下又说,他在建筑工地上当过小工,当过装卸工,打扫过厕所,这一辈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与地点,对大雪的描绘既是自然环境的描写,又为故事展开提供了背景。
B.小说标题是“红包”,文中有两处与之照应,一处是姑娘用手机抢红包,一处是小伙子偷偷给男人包红包。
C.小说中画横线的句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对外面下得正紧的雪花进行了描写,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D.小说的故事情节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小伙子、姑娘、穿黑皮衣的男人这几个人物形象却刻画得较为生动。
2.有人说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可以有多种理解,请结合文本探究。至少写出三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山里的春天
孙犁
这天,从家乡来了一个人,谈了半天家里的事,我很快乐。我请他吃饭,去买鸡蛋,走到一户人家,一个年轻的女人正坐在炕沿上,哭丧着脸,在她怀里靠着一个五六岁的女孩子。我说:“老乡,有鸡蛋吗?卖给咱几个?”
她立时很生气地喊叫起来:“没有!还有什么鸡蛋?”我说:“我是问一问你,没有就算了嘛!”她哭丧着脸不搭理。我走出来,忽然她把我叫回去说:“桌子上那小罐里有两个鸡蛋,是留来给小妮煮着吃的,你拿去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