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880字。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八)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理查德•利汉在其所著的《文学中的城市》中,将“文学想象”作为“城市演进”利弊得失之“编年史”来阅读。在他看来,城市建设和文学文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阅读城市也就成了另一种方式的文本阅读。这种阅读还关系到理智的以及文化的历史:它既丰富了城市本身,也丰富了城市被文学想象所描述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极力理解并欣然接受的“北京”“上海”或“长安”,同样也是城市历史与文学想象的混合物。
  并不只有“通过城市的社会经济的研究”,才能揭示城市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除了讨论都市人口增长的曲线,或者供水及排污系统的设计,在拥挤的人群中漫步,观察这座城市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保留想象与质疑的权利,同样可以帮助我们进入城市,研究城市,不是纯粹的研究城市的史地或经济,而是城与人的关系,兼及“历史”与“文学”。
  文学中的城市,必须兼及作家、作品、建筑、历史、世相、风物等,在文化史与文学史的多重视野中展开论述。如此“关注”,自然不会局限于传统的“风物记载”与“掌故之学”,对城市形态、历史、精神的把握,需要跨学科的视野以及坚实的学术训练,因此,希望综合学者的严谨、文人的温情以及旅行者好奇的目光,关注、体贴、描述、发掘自己感兴趣的“这一个”城市,诸如抗战中的重庆与昆明,具体而微的成都杜南草堂。
  城市文学研究必须把“记忆”与“想象”带进来,这样,这座城市才有生气,才可能真正“活起来”,只有斑驳的百姓家,只有来去匆匆的燕子,还不够,还必须把“旧时王谢”的历史记忆带进来,这个画面才完整,才有意义,把人的主观情感以及想象力带入都市研究,这个时候,城市才有了喜怒哀乐,才可能既古老又新鲜。当我们努力用文字、用图像、用文化记忆来表现或阐释这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时,这座城市的精灵,便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驰骋想象”,这个让历史学家深感头痛的话题,很可能在文化史家那里如鱼得水。那些诸多解读关于北京的“不实之辞”,却可能意味无穷。因为关于城市的“集体记忆”,不管虚实真假,同样值得尊重。
  (摘编自陈平原《文学的都市与都市的文学》有删改)
  材料二:
  城市文学研究,有一个学科归属问题亟待解决。我们是将它归入传统文学研究,作为传统文学学科的一个分支,还是将它归入城市学这门学科?对于第一种做法,我的看法是,因为它受到了文学研究之内各种规则的制约,并且缺乏一种对等相通的经验上的把握,所以很难真正进入到文学价值评判领域,也难以与其他学科发生对话关系。一种针对城市文学的外部研究可能要更为有效,因为它的视野更大,也能够在时代精神的符号
  1.下列各项中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城市“北京”因混合了理智的以及文化的城市历史,而让人理解并接受。
  B.文学中的城市研究,是在传统的文学史的叙述中,把握城市形态与精神。
  C.研究者通过记忆与想象,阐释城市的前世今生,延续着其内在的灵魂。
  D.当代青年作家把自身城市经验融入作品,是出于对乡土文明传统的反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杜甫寓居草堂时期创作诗歌的研究,可以丰富我们对于成都城市的认知。
  B.城市文学研究受制于内在规则、缺乏对等经验,由此不能纳入传统文学学科。
  C.相关文学作品中塑型的城市经验形态,是城市学研究和评论所不能忽略的。
  D.珠海渔女的爱情故事传说,作为解读珠海城市历史的素材,研究者应珍视。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通过公园的数量和面积来研究深圳城市发展的规律。
  B.利用长沙黄金周旅游消费数据来研究城市与人的关系。
  C.研究“边城”时融入沈从文的小说中的相关文学描述与想象。
  D.综合旧上海历史与《子夜》中的文学叙述进行城市研究。
  4.材料二中作者对城市文学研究的学科归属问题做出了论断,请简析其论证思路。(4分)
  5.有人认为城市与文学是彼此割裂独立的,请结合材料提供理由来反驳这一观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马
  阿来
  ①马!对于一个藏族人来说,可是有着酒一样效力的动物。
  ②我已经两年多没有跨上过马背了。现在,一看到它们的影子出没在金色桦树掩映的路上,潜伏在身上的全部关于这种善于驰骋的动物的感觉一下子就复活了。那种强健动物才有的腥膻味,蹄声在寂静中震荡,波浪一般的起伏,和大地一起扑面而来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