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0字。对必修四文言文做了详尽的归纳,是学生复习的好帮手。
广雅中学高一语文必修四文言知识归纳
广东广雅中学 陈艳军
孔孟二章之季氏将伐颛臾知识归纳
一.难字注音
①冉(rǎn)有 ②颛臾(zhuān yú) ③社稷(jì) ④费( bì) ⑤相(xiāng)夫子
二.词类活用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来、安,使动用法
三.一词多义
止
陈力就列,不能止者 《季氏将伐颛臾》 停止
河曲智叟笑止之曰 《愚公移山》 禁止、阻止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 只是、仅仅
四.句式:
①无乃……与 译为:恐怕……吧 尔是过, 宾语前置,过尔,责备你。
②何以……为 反问语气句 译为:为什么……呢?
③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
④龟玉毁于椟中 (被动句)
⑤而谋动干戈于邦内(状语后置)
五.难句翻译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君子最痛恨那种(嘴上)不说‘想获得它’却一定找个借口掩饰(的人)。
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能展现自己的才能,就去任职;如果不能,就辞职退位。
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看到瞎子遇到危险却不去扶持;跌倒了又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那搀扶的人呢?
4、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做到这样了,远方的人还是不归服,就加强文化教育,修治仁义礼乐来使他们归顺, 他们已经归附了,就使他们安居下去。
孔孟二章之寡人之于国也
一、通假字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无失其时 /王无罪岁
(毋,不要。注意:“无”+动词, 一般通“ 毋”)
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斑)
③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途)
二、古今异义
①河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灾年)
②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
③直不百步耳(仅仅、只是)
④鱼鳖不可胜食也(尽)
⑤王无罪岁(年成)
⑥弃甲曳兵而走(逃跑)
三、词类活用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然而不王者 / 王无罪岁
(树、衣、王、罪都是 名词转用作动词,意思分别为:种植、穿衣、称王、责怪)
四、一词多义
①王(大王)好战 ,请以战喻。 然而不王(称王,wang4)者 ,末之有也。
②寡人之于(对于)国也 移其粟于(到)河内
则无望民之多于(比)邻国也
③以(凭)五十步笑百步 斧斤以(按照)时入山林
五亩之宅 ,树之以(把)桑 申之以(把)孝梯之义
六、难句翻译
①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梯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
③王无罪岁 ,斯天下之民至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