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8290字。

  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 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1 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正义”一词古已有之。西方的“正义”,原指“置于直线上的东西”,引  申为“符合天性,直截了当,不偏斜”。一般来说,西方正义观从人的本性出发, 以强调人的权利为重点,重在从法律和制度的层面对社会加以批判与建构。
  而在汉语中,“正义”则可拆成“正”和“义”两个字。“正”是“正中、 不偏斜”,这与西方的意思有些相同;而“义”的原意是“宜”,即“恰当、合  乎情理”。两字合起来的“正义”,就是合乎正当的情理。在中国古代,经过儒  家仁义学说的演绎,“正义”成了最重要的道德价值判断。荀子说:“苟非正义, 则谓之奸邪”,代表了正义与邪恶两分法的正义观,具有浓厚的道德化取向。
  通过词源考证可以看出,中西方正义观既有总体上的一致,也有思考路径的 某些不一致。
  首先,中西方的正义观在基本内容和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正义”的共同  本意,可以简单概括为“理应如此”,即“应然之理”。“理”既包含自然之理, 也包含人性之理。中外古人凭借自己的想象和追求,创造了“正义”这个最高价  值观念,为人类追求高尚的生活提供指南,并让它与一切邪恶、罪行、腐朽等相  对立。因此“正义”作为东西方都承认的“普世价值”、已.经成为人们的信念  及信仰对象,成为一个普遍的评价尺度,这个尺度既适用于评判每个人的每个行  为,也适用于评判任何国家社会的制度体系。
  其次,中西方的正义观存在着一定差别。从中文角度说,如何理解和处理“正” 和“义”的关系,必然成为一个思考的起点。因为“正”主要是个描述词,源于  对人的存在和对象事物本身“实然”状况的认知和理解;“义”则主要是个价值  词,源于对人的主体行为的“应然”的认知与理解。因此在“正”与“义”之间, 可能包含一种偏正关系:是首先确认“正”之本态,以正为义,以正导义,以“实  然”指导“应然”?还是首先确认“义”之准则,以义为正,以义导正,以“应  然”来指导“实然”?这两种可能的选择,正好反映出中西方传统思维的不同特  点。大体上可以这样说:西方传统重在“以正为义”,而中国传统则重在“以义  为正”。
  在西方语言的传统中,从“置于直线上”引申出来的“人人各尽其职”,显  示了一种“以正为义”的本意和思路。这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一般来说,作为价值观念的西方正义观是从人的本性出发,强调对社会的 批判与建构,进而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
  B. 中国的正义是指“合乎正当的情理”,经过儒家的演绎,具有浓厚的道德 化取向,是古代最重要的价值判断之一。
  C. 正义的本义是“应然之理”,作为东西方都承认的“普世价值”,正义已 经成为全世界人们的信念和信仰对象。
  D. 直到近代以来,“正义”在中国才重新成为一个核心价值范畴,中西方正 义观进入了一个融汇交通的时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引用荀子的话,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代在正义观上的“两分法”,强调 其道德评判标准。
  B. 对中西方“正义”理念,文章不仅论述其相同部分,更重点论述两者之间 的差异,辩证科学。
  C. 文章论证中西方“正义”概念强弱性的思路相同:先点明忠考路径,继而 都通过多层因果分析得出结论。
  D. 文章对“正义”含义在中西方的异同进行论证后,分析了正义概念在中西 方文化中的地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中西方正义观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思考路径上则是完全不同的,西方传 统重在“以正为义”,而中国传统则重在“以义为正”。
  B. 无论是被看做“天经地义”的自然启示,还是来自人类良知的“绝对命令”, 都可以看做正义 的“理应如此”的“理”。
  C. “正”指“实然”状态,“义”指“应然”认知,二者间的指导关系中西 方相反,因而“亢旱三年”在西方读者看来是不正义的。
  D. 中国历史上“义”内涵丰富,总体属于儒家“仁”的学说,淡化“人权” 概念,导致缺少对人的权利与社会制度的深度联系和思考。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民艺泛称民间艺术,是相对所谓的“文人艺术”“宫廷艺术”“贵族艺术” 而对乡野艺术所做的界定,也就是“草根艺术”。广义的民间艺术是指民间艺术  从业者或劳动者个人根据自己的审美喜好,为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日用问题或为  满足民俗民风的需求而创造的各种物品或者文化艺术形式的总称,涵盖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