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070字。
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20分)
1.(8分)水稻、小麦是最基本的口粮。粮安天下,种为粮先。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解种子,珍惜粮食”的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了解“国家作物种质库”
种质是生物体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农作物种质形式可以是种子、茎尖、休眠芽、花粉等。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多种多样的农作物种子蕴含着巨量的遗传基因,成为培育农作物新种的坚实“素材库”。随着许多作物品种的加速消失,种质资源库 ( )。1986年10月,我国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建成国家作物种质库,至今仍在使用。2021年9月,新的国家作物种质库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国家作物种质库是全国作物种质资源长期保存及科学研究中心。目前已保存种质资源总量突破52万份,位居世界第二。例如,在种质库高耸的架子上密密麻麻排列着几代科研人从各地收集的燕麦种子,多达5200份。每一个农作物品种的种子都要先经田间种植“考验”2到3年,在确认其特点与库内种存在显著差异后,才可被“收编”。入库后的种子,又要经过清选、活力检测、干燥等十多道“关卡”,最终装瓶密封。以前的国家种质库的“心脏”,是一间150平米左右的恒温密室,像一个巨型冰箱,始终维持在零下18摄氏度的低温。这样的低温环境,使种子的代谢变得缓慢,呼吸停止,可以保存50年以上。一旦需要,种子随时都可以被唤醒、激活。以前“水稻癌症”——黑条矮缩病危害严重,农业科学家团队就是从国家种质库2.3万份水稻资源中筛选出7份抗病种质,创制出水稻抗病新品系,从根本上解决了难题。依靠这些珍贵的种质资源,我国科学家们正通过杂交、分子设计等手段,将优异的农作物基因结合在一起,最终育出突破性的新品种,_______
(1)根据语意,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A.继往开来
B.应运而生
C.无中生有
D.油然而生
(2)对文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茎(jìng)
B.仍(rēng)
C.燕(yān)麦
D.关卡(qiǎ)
(3)下列对文中划横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种子形状像芯片一样小。
B.这句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明种子作用跟芯片是一样的。
C.这句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不同种子如同芯片有很多差异。
D.这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种子内部像芯片一样聚集大量信息。
(4)根据文意,下列语句填写在结尾画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让中国人用自己的手攥(zuàn)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
B.因而一代又一代种质资源学者艰辛探索,在源头守护着国家粮食的安全。
C.使作物种质的保存方式更加信息化和智能化,成为最先进的国家级种质库。
D.每个农业强国都需要拥有强大的种质库,粮食的诺亚方舟在全球称霸天下。
2.(6分)水稻、小麦是最基本的口粮。粮安天下,种为粮先。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解种子,珍惜粮食”的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认识“毫秕”
在云南傣族语言中,“毫”是谷子、米、饭之意,“秕”是崇拜的神之意,“毫秕”就是“神米”,也就是贡米。“毫秕”是云南德宏州遮放地区特色的水稻品种,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曾被称为“宫廷贡米”,40年前基本绝迹。毫秕是晚熟高秆低产水稻品种,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稻秆平均高2.4米左右,生长期长达6个月,种植管理成本高,产量低,亩均产量仅150公斤左右。其稻米为长粒型,①色泽晶萤如玉,蒸煮后的米饭油亮,香气袭人,黏糯适口,回味无穷。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高产矮秆水稻大面积[甲] ,种毫秕的人越来越少,直至毫秕绝迹。2008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