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630字。

  古诗阅读专题
  四川省南充市2023届高三12月高考适应性考试(一诊)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而两首诗,完成14--15小题。
  峡口二首(其一)①
  [唐]杜甫
  峡口大江间,西南控百蛮。
  城欹连粉堞,岸断更青山。
  开辟多天险,防隅一水关。
  乱离闻鼓角,秋气动衰颜。
  出峡泊宜昌府
  [清]张问陶②
  万山回首太崚嶒,此日余生问最能。
  送尽奇峰双眼豁,江天空阔看彝陵③。
  [注]①《峡口二首》,创作于大历元年(766)或二年。峡口,即覆塘峡西入口,也称夔门。②张问陶,四川遂宁人,这首诗是他从四川赴京过长江三峡后,写于船泊宜昌时。③彝陵:即夷陵,辖境在宜昌及其东南的长阳、宜都一带。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杜诗开篇点题,首联总写峡口。峡口处于大江间,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能控制西南地区诸蛮。
  B.杜诗颔联写峡口之景。城依山势倾斜,城墙连绵。岸被背山遮断,岸接背山。城岸和山连绵起伏。
  C.张诗开篇用拟人手法,写出万山回头看诗人的情状,一个“太”字,极写山峻水急,船行峡口的险危。
  D.张问陶是“性灵”派诗人,诗求独抒性情。全诗意象富于变化,具有动态之美,读之有如引身入境。
  15.《毛诗序》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请结合两首诗,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所抒情感的异同。(6分)
  四川省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列两首诗,完成14-15题。
  墅居
  [宋]文同
  林下览清旷,此怀殊不羁。
  散行轻帻便,独酌小瓯宜。
  自可追三乐,何须作五噫。
  世情歌笑外,纷扰意何为。
  墅居
  [宋]文同
  不复入城市,乱山围一村。
  云霞供几席,水石佐琴樽。
  病久筋力缓,眠多头日昏。
  无人来谷口,苔藓上松门。
  【注释】
  ①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②三乐:三种乐事,随文而异;三种爱好;谓春、夏、秋三时之务。
  ③五噫:五噫歌,《五噫歌》是东汉诗人梁鸿所作的一首古体诗。诗中每句末用一“噫”字感叹,为楚歌变体。该诗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帝王穷奢极欲的谴责,以及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两首同题诗中,诗人所处的环境都十分清幽,但诗中的思想感情却各有不同。
  B.前诗中的“清旷”点出“墅居”环境特点,“不羁”表明诗人狂放的性格。
  C.后诗首联将“城市”与“山村”对举,“乱山”一词点出了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