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100字。
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2023.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茶界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认为茶文化是喝出来的。或许受到禅宗"公案"的影响,还有的人认为茶文化在茶汤里。这些说法乍看貌似没错,但其实并非全对。这里涉及到什么是茶文化的问题。任何文化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脱离或淡化人的主体性来探寻文化,都是缘木求鱼、背道而驰的。人类的涉茶活动中,品饮茶当然是主要的,但茶的发现、利用、种植、加工、储藏、贸易、流通,何尝不是茶事活动呢?茶文化是人类与茶有关的一切活动的成果。片面强调茶文化是喝出来的,显然不符合人类茶事活动的丰富性和茶文化的多样性。而且,无论怎么丰富多样,无论多么博大精深,茶文化的主体是人而不是茶。否则,茶文化就会扁平化,多姿多彩的茶文化就会单调乏味。
当代茶文化兴起的初始阶段,是茶艺流行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起初的茶文化研究,往往局限于茶的养生保健和历史发展。由于茶文化具有的亲和力、泛在性,有人戏称茶是“万金油”“百搭”,茶与什么都搭得上关系。虽然从大文化的角度看,农学、经济学范畴的生产、加工、流通也属于茶文化研究范畴,但这不应是茶文化研究的重点,否则就会挤压茶科学、茶技术、茶教育、茶叶流通等领域。与茶有关的茶艺文化如茶艺术、茶文学、茶工美、茶习俗等,当然是茶文化范畴的研究对象,但属于边缘的、交叉的、衍生的茶文化。
茶文化研究需要一定的学科理论来指导,但仅仅从茶学(农学二级学科)、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来研究,肯定是有局限性的,更不能满足于乡土文化、民间文化、地方文化、社会文化层面的研究,而应该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和文化哲学的高度来研究茶文化。茶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形成,既有多元一体等一般性的规律,也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族群性、社会性、生活性、传承性。这些特殊性恰恰是茶文化的人文价值之所在,也是茶成为独特的文明载体和文化符号的根本原因。因此,茶文化雅俗共赏,具有高度的开放包容性,它与其他文明形态和文化现象具有亲和泛在的普适关系。茶的这种人文价值具有恒久的现实意义,只要人类需要喝茶,它就永远有存在的价值。但茶文化绝不仅仅是喝出来的,它还是种植出来、炒制出来、流通消费出来的。所有这些活动的主体是人类自身,而不是茶树、茶叶、茶汤。所以,茶文化既在茶叶里、茶汤里,也在茶园里、茶厂里、茶店里,归根结蒂是在人类自身的茶生产、茶生活里。
(摘编自鲍志成《正本定向:构建新时代茶文化研究大格局》)
材料二:
纵观历史,社会的发展对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演变是多渠道和多内涵的,而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也是多层次和多侧面的。从整体上看来,中国茶文化对社会的影响,首先和最重要的是对中国人的性格和人生态度的影响。
中国人饮茶不仅追求美的享受,还要以茶培养、修炼自己的精神道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茶文化是人类与茶有关的一切活动的成果,人们必须立足从人类主体性出发去审视茶文化。
B.茶艺文化是人们在茶事活动中形成的文化艺术,它属于茶文化,但却不是茶文化的研究重点。
C.茶文化既有多元一体等一般性的规律,也有族群性、社会性、生活性、传承性等特殊性的特点。
D.品茶不仅需要鉴别和饮赏茶汤,还需要品韵、评鉴等多种活动,从而让人体悟到饮茶的妙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茶事活动的丰富性和茶文化的多样性的特点决定了茶文化研究对象的多样化。
B.茶能够成为独特的文明载体和文化符号的根本原因是茶文化具有特有的人文价值。
C.社会的发展和中国茶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而且影响的角度是多方面的。
D.中国人饮茶不仅能够从中获得美的享受,还能够以此来培养、修炼自己的精神道德。
3.下列选项,最能够体现儒家茶文化思想的一项是(3分)
A.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
春雨初霁》)
B.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李清照《鹧
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C.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欧阳修《双井茶》)
D.松风佳客共,茶梦小僧圆。漫续山家颂,非诗莫浪传。(黄庭坚《题默轩和遵老》)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分)
5.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各国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根植于中国人民的丰富社会实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有国际友人来华访问,你将怎样向其介绍中国的茶文化?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为了走出大山
曹卫华
进村①那八公里的石窝子路,极大地限制了海子坝村的发展。为此,村里召开了村民大会,村民们商定,大家集资,一家出一个劳力,不管三年还是五年,一定把路修通。
集资筹备好了,可对于修路来说,还是杯水车薪。有人开始泼冷水,有人说起了泄气话。
干还是不干?钱用完了咋办?谢成芬@陷入了两难。
干!必须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出路。车到山前必有路,钱没了,再想办法找。
2014年开春,工程正式开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