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60字。
上海市宝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1.(6分)默写。
(1)何当共剪西窗烛, 。 (李商隐《夜雨寄北》)
(2) ,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在唐朝诗人刘禹锡《秋词(其一)》一诗中,不写悲秋,而用明丽秋景以及豪迈诗情来印证“秋日胜春朝”的诗句是:“ , 。”
2.(8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本文作者是清代文学家 (人名)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一狼径去
②文中“并驱如故”与“一见如故”的“故”字意思 (相同 不同)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其一犬坐于前
(4)回答问题。
①根据情节发展,文中狼的表现依次是:
缀行甚远→ →眈眈相向→假寐诱敌
②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暴起”“自后断其股”生动地刻画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B.文中“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体现出了狼的贪婪本质。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以及抱有希望。
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句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狼的狡猾。
3.(8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亭林先生
????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选自《清朝艺苑》)
【注释】①亭林:即顾炎武。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
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
(2)用现代汉语补全文中画线句的翻译。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如果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
(3)上面选文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是
A.交友
B.考察
C.读书
D.喝酒
(4)这段选文主要表现了顾炎武 、 的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4.(10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天上的街市
①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