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综合训练1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综合训练-李白.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综合训练——陶渊明.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综合训练杜甫.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综合训练李清照.docx
综合训练----杜甫
一、语用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圣杜甫辗转入川时已人到中年,可他笔下所书写的锦城夜雨却大有青春气息。诗作诞生的奥秘和实际年龄无关,与心理年龄有关。此时的杜甫经过多年漂泊,四下流徙后,一家大小终在成都团聚。杜甫有了一处① 的草堂,无论富贵或贫瘠,那都是杜甫珍爱的家。夜雨落下,有屋檐遮头,有寒室栖身,曾经的浪漫因子在悲苦吟哦的诗人心中复活。他并非不懂得浪漫,不懂得审美,而是生活极少为他创造相宜的机会。感谢成都,容留了一个② 的诗人,用一场春天的夜雨滋润出一派天真纯粹的喜意。锦城夜雨是杜甫安定生活的鲜明注脚,书写着他对当下的满足和惬意。
夜雨和杜甫相逢,将年轻还给他,将欣喜还给他,他在一夜好梦之后,花叶清雅的眼前盛景对他惊讶。雨停了,万物得以沐洗滋养,焕发出蓬勃生机,诗人也在刹那间感受到了内心欢愉的力量。这力量和他泣血摧肝地吟老兵、唱征夫、哀流民不太一样,这是另一种美,自然而纯粹,剔透而纯真,让他暂时忘记了世间的苦难深重、③ 。夜雨似乎是无情的,她并没有与百姓血泪混流一处,也没有故作时代的大悲之音,她就这样安静地出场,淡然地落幕。但她的清淡内敛是最大的怜悯,她用亘古不变的从容夜夜叩访,帮助诗人找回内心蛰伏的浪漫温柔。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请分别从修辞和句式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是语言的大师,将社会现象_____________成高度概括的诗句,是他的特殊才能,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他还能将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取得_____________之势。李白常
……
综合训练----李清照
一、语用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清照的闺情词反映的是自己的闺中生活。她以真正女性化的词作展示出女性特有的矜持、细腻、清雅,使那些男性文人代拟的闺情词___①___。她的词作不但和那些男性文人表达居高临下的怜爱同情,甚或观赏玩弄之情的作品绝不相类,就是和那些男性作家对女性客观描摹和刻意体验的作品也___②___。譬如“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李清照这些词作透露出的是对女性那不可替代的体貌和心灵之美的真诚而严肃的赞美,是对女性情感世界和独特品格的充分尊重和肯定。
李清照在自己的绝大部分作品中都突出表现了她对现实生活中真实心境的关注、体味、咏叹,表现了对贵族知识女性身份情感的准确把握和微妙表达。有人认为她对绮窗园林之外的纷纭世事___③___,这也是后世论者诟病她的原因,认为她生活面狭窄,思想性欠缺等。(),她在对男性社会俗世事功的相对疏离中,在对自身女性身份地位的确认中,执着地咏唱着女性独特的情感世界,从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了独特的女性话语系统。仅从这个意义上讲,把李清照与男性最伟大的诗人___④___,就有着充足的理由。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殊不知李清照之所以为李清照的根基正是这种特点奠定的
B.奠定李清照之所以为李清照的根基正是这种特点
C.殊不知正是这种特点奠定了李清照之所以为李清照的根基
D.这种特点奠定了李清照之所以为李清照的根基
3.下列选项中所用修辞手法与“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相同的一项是()
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B.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C.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D.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因泉水闻名。“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代刘鹗在《老残游记》中用八个字道出了济南多泉水的特点。泉水是济南的灵魂。趵突泉作为群泉之首,其
……
综合训练----陶渊明
一、语用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_______________。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_______________找到“桃花源”。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陶渊明在归隐前也不是没有参与过政治,读书人谁不想建功立业?他一上任就在自己从政的小舞台上_______________地搞改革,却引来了上级监察和考核官员政绩的官吏来找麻烦。陶渊明大怒:“我安能为五斗米折腰?”连夜罢官而去。从此,他就这样一直在乡下读书,思考,种地。终于在他弃彭泽令回家16年后的57岁时写成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陶渊明勾勒出一个理想社会,让人们不断去追求,但他不是政治家;他不是专门的哲学家,却给出了人生智慧,设计了一种最好的心态,让人们得到解脱;他描绘了一幅最美的山水图,让人们不断地去寻找,但他不是专门的游记作家。如果真要说专业的话,陶渊明只是一个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用美来净化人们的心灵。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
A.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
B.终于在他弃彭泽令回家16年后的57岁时写成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
C.“真没治!”“北京话”陷在姑娘的包围圈里,不知所措地嘟囔着。
D.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
3.调整文中划横线的语句,变成句意、句式合理的整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有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所指在于体悟文章的精义而非①_____________,不能死抠字眼儿。这个“求”字应作“寻求”解而非“要求”解,即不以“甚解”作为
……
综合训练----李白
一、语用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李白的想象力 ① ,无拘无束。他能够重重突破现实的束缚,从独到的角度欣赏景色,产生全新的观点见解。诗歌也体现出变幻莫测、丰富多彩的特征,富含新奇的、独一无二的审美观念。例如,他笔下的月亮变化多端,在不同的情境中,呈现出的特征 ② ,有时是一位可靠的朋友,有时成为促膝长谈的知己,有时又成了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理想的象征。《月下独酌》中,他将明月、影子拟人化,直接邀请它们同自己一起饮酒作乐;《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将湖中月亮拟人化,化身 ③ 地送别自己的朋友;《古朗月行》中,他又对月亮的来历进行多方猜测,甚至怀疑它是来自瑶台的镜子。李白诗歌中的意象从来不是 ④ 的,而是千变万化。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科学与人文都尊重客观事实。①___________,人文也是如此。李白过庐山,写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诗句。后人批评李白:②___________?应是七彩缤纷,不可能是紫颜色。但是,光在行进中,遇到阻碍物时,发生各种光射现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