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30字。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小说阅读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适用于新高考全国卷地区】
翱翔的白羊肚巾
高火花
①如果可以,我想把这次的旅行称作翱翔。当洁白的箭一样的火车开过来,我的心中蓦然升起一股豪壮感,和着几丝白发舞蹈。我的主人此刻开心得像个十岁的孩子,如果还有能力跳起来,我想她会欢呼蹦跳的。
②要知道,我原先可是在千米的高原上待了二十年之久呢。但还有比我待得更久的一个人,现在已是驼背弯腰、步履艰难的黑瘦老人。她就是我的主人,她有个奇怪的名字,白驹驹。她脾气也很怪。花花绿绿的晚辈们来了一茬又一茬,几次三番劝她搬出窑洞,可她每次都是紧抓土炕,摇头抵抗。我在白驹驹头上被晃晕多次,正如她抵抗出洞后累得精疲力竭地昏睡。
③二十年,我反正是呆腻了。风大,土大,没水,没腰鼓表演。没了腰鼓表演,我这白羊肚巾还有啥价值?
④白驹驹却说,我不稀罕下山!都活一百年了,啥风浪没见过?再说,你们哪个不是在这原上养大的?!
⑤来劝说的人就这样被呛了回去。
⑥春去暑来,原上撒着几朵稀疏的绿,那是熬过饥渴幸存下来的酸枣树。
⑦靠着孙辈们送来的衣食,白驹驹也熬过了寒冬和冷春。她支起玄孙小艺送的扶手架,颤巍巍走出窑洞,坐在院中一块黑石板上,感受夏日里特有的热风和热土。我在她头上尽情吸收热烈的、光彩夺目的阳光。
⑧一阵丝溜溜的南风吹来,白驹驹坐出一种闲散姿势,两腿盘坐在热乎乎的黑石板上,眯着眼,表情平和。我和着丝溜溜的南风,情不自禁扇起一块边角和几根银发舞蹈。舞蹈中,我想起二十年前的无限风光。那是怎样的一群后生啊,轰隆隆搏击腰间的鼓,奏出疾风骤雨般的音乐。我在白马头上狂舞,跟着腰鼓后生们在原上翱翔。
⑨后来,在一个春风刮起的日子里,原上后生们纷纷离开高原,包括白马。白马是白驹驹的孙子。后生们几乎以俯冲的姿势飞下山,再也没回来。后生们曾经居住的窑洞也以箭一样的速度纷纷坍塌。我和白驹驹住的这个窑洞,在西南角缩着,很独立的样子。也许是
1.【考点:理解和分析小说内容】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白驹驹多次拒绝晚辈们的劝说,坚持住在高原上的窑洞里,表明她是一个固执而又不通人情的人。
B.高原风大,土大,没水,生存环境恶劣,并且已经没有了腰鼓表演,是年轻人离开高原的重要原因。
C.白驹驹在平原广场上观看腰鼓表演后,感叹腰鼓队没变而世道变了,表明她对新世界有了新的认识。
D.小说描述白驹驹坐上高铁后变得非常开心的样子,可以看出她已经改变了留守在高原窑洞的想法。
2.【考点: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简写白驹驹的旅行及其感受,结尾部分详写本次旅行的具体内容,首尾呼应,都表现出白驹驹的愉悦心情。
B.小说用词生动,如后生们离开高原窑洞时用“俯冲”“飞”等动词描绘其迅疾,表现出他们奔向新世界的急切心态。
C.小说善用拟人修辞,如窑洞“弄断自己一脚”,黄土“笑着住进了屋”,形象地写出窑洞的破败,表达了人们对窑洞的厌弃之情。
D.小说中晚辈们的“花花绿绿”与白驹驹单调的白羊肚巾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年轻人离开高原后的变化。
3.【考点:鉴赏小说文学形象】你是如何看待时代变迁中的窑洞与腰鼓的?请简要分析。
4.【考点:赏析小说叙事技巧】小说以白羊肚巾的口吻讲述故事,这种写法有什么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适用于全国卷地区】
北极村童话
迟子建
姥姥家的苞米地紧挨着老苏联的菜园,我掰下一截甜秆,塞到嘴里嚼着,向那个房子望去,房门开着。在我记忆里,它似乎从来没开过。
走出来的,是一个高高的、瘦瘦的、穿着黑色长裙、扎着古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