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50字。
时间: 课型:新授课 课时: 主备人:
蜀相(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其成就,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2. 通过分析诗歌,抓住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重点)
3.通过分析诗歌,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诗人忧国忧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请看下面两福对联:
第一副:
扶古柏 碧水春风 贱儿无家别 安得广厦万千 草堂美誉留后世;
过潼关 朱门酒肉 夔女负薪行 但闻夷歌数处 诗圣文章著千秋
第二副:
收二川 排八阵 六出七擒 五丈原前 点四十九盏明灯 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 定南蛮 东和北拒 中军帐里 变金木土爻神卦 水面偏能用火攻
这两幅对联写的分别是谁?(板书课题)
二、 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其成就,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2.抓住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
3.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诗人忧国忧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 学生自学,独立思考
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四、自学指导一(2分钟)
阅读资料中有关本课作者、作品、背景的知识讲解,掌握相关文化常识。
自学指导二(4分钟)
自由阅读诗歌,借助课下注释翻译诗歌
自学指导三(6分钟)
再次朗读诗歌,思考:
1.诗人欲写诸葛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非《诸葛祠》,有何深意?
2.体味“寻”字与“柏森森”的意象特点及情感倾向。
3.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话中,有了“自”“空”二字后对诗的意境有什么影响?(换成“皆春色”“鸣好音”效果有何差别?)
4.颈联概括了诸葛亮的哪些方面?并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一下。
5.出师未捷身先死,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尾联“英雄”指谁?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一)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诗史”(他的诗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