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00字。  七年级语文上册寒假天天练:诗歌鉴赏
  1.阅读诗歌,回答以下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点明了“观沧海”的位置,虽没有直接写到人,但让读者似乎看到了诗人登临碣石观海时的英姿。
  B.“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了岛上树木茂盛、野草繁密的画面,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让诗人生发出豪迈之气。
  C.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沧海的辽阔和博大的气势,也感叹了面对大自然时自身的渺小,寄情于景,抒发胸怀。
  D.这首诗选取了沧海、日月、洪波、星汉等宏大的景物,在苍凉中又有慷慨之气,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
  (2)请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歌以描写①_____和②_____两种景物起笔,渲染出③_____的气氛。
  (2)结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说说作者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3.请你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同学们的发言,有误的一项是(   )
  A.两诗的题目都透露了诗歌的基本信息,“次北固山下”点明诗人在北固山下停宿之事,“天净沙•秋思”显现了作者在秋天的情思。
  B.两诗的节奏都鲜明和谐,诵读起来朗朗上口,比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两诗都富有画面感,《次北固山下》春江生海日的景象和《天净沙•秋思》古道落夕阳的景象,读时如在眼前,令人印象深刻。
  D.两诗都饱含真情,《次北固山下》在积极乐观之中笼罩着淡淡的乡愁,《天净沙•秋思》在辛酸孤寂之中充满了浓浓的思乡之苦。
  (2)同学们还引用了其他思乡诗句进行交流,比如“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所展现的画面。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苏轼在下面这首诗里引用了李白的诗句,并提出“谪仙(李白)此语谁解道”的问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