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400字。  七年级语文上册寒假天天练: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元方入门不顾  顾野有麦场 B.一狼仍从   七十而从心所欲
  C.止有剩骨  终日在天中行止 D.止增笑耳   天,积气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狼》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为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聊斋”是书房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的意思是怪异。
  B.郭沫若先生曾为蒲松龄故居题写对联,称赞《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C.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人们习惯于将邪恶的、虚伪的、狡诈的等一切不好的事物与狼相联系,从描写狼的成语就可以看出,如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等。
  D.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
  4.阅读链接材料《狼子野心》的节选。结合课文,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两则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链接材料】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②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③!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节)
  注:①[俟(sì)]等待。②[啮(niè)]咬。③[信不诬哉]确实不虚妄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与施从事①书②
  吴均
  故彰③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④孤峰入汉⑤;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⑥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⑦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⑧颐物⑨,悟衷⑩散赏。
  【注释】①施从事:不详。从事,宋以前对幕僚的称呼。②书:古代的一种文体。③故彰:古县名,在今浙江安吉县西北。④干天:直插云霄。⑤汉:指银河。⑥企水:口渴思饮。⑦罗:一种地衣类植物。⑧荡累:消除忧虑。⑨颐物:留连物态以怡养性情。⑩悟衷:开扩心胸。
  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罗被径          被:覆盖
  B.鸡鸣不已          已:已经
  C.风雨如晦          晦:晦暗
  D.悟衷散赏          赏:欣赏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故彰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A.故彰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B.故彰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C.故彰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D.故彰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