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00字。

  《登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写作背景;
  2、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3、掌握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被誉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律诗之冠”的是杜甫的哪一篇作品呢?——《登高》
  2、了解杜甫以及写作背景
  杜甫的一生大概可分为四个阶段:
  (1)读书壮游时期(712——725)35岁以前: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壮游》、《望岳》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3)陷贼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
  “三吏”、“三别”、《月夜》、《春望》(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8——58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咏怀古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3、品读鉴赏
  (1)诗歌的前两联主要描写了几个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风       迅疾的
  天       高远的
  猿       哀伤的
  渚        清冷的     →   萧瑟、悲壮  →  孤独无依、生命短暂、漂泊痛苦
  沙       
  鸟       低飞盘旋
  落木     萧萧
  长江     滚滚
  (2)罗大经指出颈联14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迟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之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