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50字。
2023届高三江苏七市(南通、泰州、淮安、镇江、徐州、宿迁、连云港)一模古诗《寄梁先辈》详解
吴玉英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寄梁先辈①
齐己②
慈恩塔下曲江边,别后多应梦到仙。
时去与谁论此事,乱来何处觅同年。
陈琳③笔砚甘前席,甪里烟霞待共眠。
爱惜麻衣好颜色,未教朱紫污天然。
【注】①梁先辈,即梁震,唐末进士,始终不接受官职,自号荆台隐士。②齐己,晚唐诗僧。③陈琳,东汉文学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以“慈恩塔下”“曲江边”点明两人交往的地点,“梦”则突出了他们深厚的情谊。
B.颔联中“与谁论此事”“何处觅同年”以“反问”的语气表达对知音难觅的遗憾与失落。
C.颈联化用东汉文学家陈琳文采斐然而“甘前席”的典故,高度称赞梁震的文学才能。
D.本诗是一首送别诗,审视现实冷峻平和,抒怀兴感情意真挚,诗味与禅味相互渗透。
16.孙光宪在《白莲集序》中认为齐己的诗歌具有“平淡而意远”的特点,请结合本诗尾联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一、诗意解析
1、诗题
寄,使人递送。
先辈,唐朝人对考中进士者的敬称,后也用来敬称文人。
梁震,(863~?),初名霭,邛州依政(今四川邛州)人。唐昭宗乾宁年间(894~898),进士及第,官至工部侍郎。后梁代唐后,梁震不愿为后梁太祖朱温效力,于是回归家乡,途经江陵(今湖北荆州)时,荆南节度使高季兴爱其才华,强行把他留下,准备任命他为节度判官。梁震并不愿意作他的下属,极力推辞,但又怕惹来杀身之祸,自愿以布衣身份充当幕僚,始终自称为前进士,自号荆台隐士。高季兴对他非常器重,作为自己的首席智囊,称他为前辈。荆南割据政权的所有军政要务和总体规划,大都是出于梁震之手。高季兴去世后,儿子高从诲即位,梁震隐退归乡。
试题中的注解,断章取义,会让人误以为他始终不接受唐王朝的官职,实际上只是不愿意接受割据政权荆南(后称南平)官职。
齐己(约860~约937)晚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齐己早年失去父母,聪颖有悟性,在寺庙里当牧童,德高望重的高僧们觉得他很不一般,于是一同推荐他受戒做和尚。成年后他遍游四方,名声渐起,被高季兴安置为僧正,给其月俸。晚年再度入长安,被后唐的李嗣源二子李从荣接纳。李从荣起兵欲夺皇位,失败身死,齐己险些罹祸。又投奔高季兴的儿子高从诲,内心不乐。齐己内心不想攀权附贵,乱世之中却不得不屈己违心。他和梁震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