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3160字。
河北省承德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语言景观记我清城市的发展变化。从披市出现开始:语言景观就一直如彩随形,见证并助推人类城市文明的发展。语言观的华丽变迁是城市现代化的外在表征,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管理者的治理能力。繁体字向简体字的发展演变,是适应新中国改革发展、践行国家有关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必然结果。语言景观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与文化的外化表达,展示出社会结构和社会认同,整合在城市的物理和人文环境、文化教育和经济社会活动中。
语言景观具有现实性。面对不同的使用场域和使用者,语言景观发挥的作用不同,而且表现出一定的复合性特征。城市语言景观的主要作用有二:一是指示地点,传递信息;二是象征符号,展示身份。路标标识精准定位,而多语标识除了为不同语言群体提供信息和引导外,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群体的差异和身份的不同。
语言景观是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本地与外地的结合,以多样的形式、多彩的形态,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现了一座城市的文化风貌。“历史是城市的根脉,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是城市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而城市特色只有蕴积于文化之中才更有生命力。语言景观是城市文化建构的积极要素,也是城市“铁实力”的一部分。语言景观是城市文化生态的有机构成,赋予城市独特的风格。语言景观是自然性与人文性、实月性与艺术性的融合,是每座城市的亮丽风景线。
作为城市治理的实践活动,语言景观可以技视为人美城市治理痕迹的集合休,就像睛雨表,如何选择、字体大小如何确定,语言景观与周围环境如何和谐融合等,诸如此类的语言景观规划和治理,一直是城市规划和治理不可或缺的部分。语言景观的样态和多寡无不考验着市的规刻理念和治理能力。对语言景观的规划要符合所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宜太过超前便不能保守落后。对语言景观的治理要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综合考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及相关需求,系统推进,尽量避免—刀切”。协调好普通话与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外语的系,处理好文字景观和声音景观(如公交到站播报等)的关系,处理好统一和多样的关系(如有城市统一了招牌文字)。科学合理的语言景观规划和治理对维护国家稳定与氏族团结、推动济和社会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和丰富语言生活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语言景观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在经验活动、治理实践、研究领战等不同层面,都可以发挥它的独特作用。
(摘编自高莉、戴曼纯《语言景观与城市的互动)
材料二: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语言景观作为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各个环节。语言景观与乡村振兴关系密切,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乡村面貌的改善与文明的进步,自然会促进语言景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语言景观记载着城市的发展变化,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由语言景观的变迁体现出来的。
B.在城市的物理和人文环境、文化教育和经济社会活动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语言景观的存在。
C.语言景观是城市文化建构的积极要素,是城市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城市“软实力”的大一部分。
D.城市的规划理念和治理能力决定着语言景观的样态,对语言景观的规划要勇于创新,踏步超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语言景观规划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与民族团结,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文化自信,丰富语言生活。
B.乡村语言景观具有宣传教育功能,比如一些乡村标语通俗易懂,押韵自然,富有感染力,具有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C.乡村语言景观的重要目标是弘扬乡土风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塑造和谐融通的乡村语言生态。
D.乡村语言景观延续农耕文化血脉和发展特色产业,精准服务乡村教育振兴、产业振兴、体制创新和文化创新。
3.下列选项,不属于语言景观的一项是(3分)
A.商店标牌。 B.泰山石刻
C.公交到站播报。 D.元杂剧《赵氏孤儿》。
4.请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4分)
5.在城乡发展中如何让语言景观亮丽起来?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红豆宗璞
天气阴沉沉的,雪花成团地飞舞着。时隔六年,江玫又回到了大学,回到了这间宿舍。江玫从墙洞里面箝出了一个小小的有象牙托子的黑丝绒盒子。她坐在床边,用发颤的手揭开了盒盖。盒中露出来血点儿似的两粒红豆,镶在一个银丝编成的指环上,没有耀眼的光芒,但是色泽十分匀净而且鲜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