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4850字。
湛江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中调研测试高二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23年1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阅读答题卡上面的注意事项,所有题目答案均答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选择题时,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材料二:
残缺是相对于圆满、完整而言的,它是部分的空白和不在场,是整体的未完成或已失去的状态。残缺美是以残缺为审视对象,从美感的角度对残缺进行的审美体验。从某种意义说,残缺因素是审美情感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了它,主体的审美体验才会变得深刻而持久。为什么残缺会使人产生审美体验呢?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悲剧冲突双方代表对立的两极,代表着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为悲剧的主人公,往往以失败、死亡和毁灭为结局。
B.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就是通过“与我们相似的”人物的毁灭而引起的呼喊、恐惧、哭泣等情绪。
C.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是构成悲剧的因素之一。
D.审美主体在欣赏悲剧中,体验悲剧主体的抗争与痛苦,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悲剧冲突双方总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失败为结局,只要他们的力量足够弱小,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悲剧就可形成。
B.材料二指出,审美主体感知审美对象获得深刻而持久的审美体验,是由于审美对象处于未完成或已失去的残缺状态。
C.人类心理上有一种出自本能的“完形化”心理趋势,使得在对物体或事物进行理想化再创造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
D.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再创造一个背离审美对象的新形象,所以说“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3.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材料一所论悲剧的一项是(3分)
A.在电视剧《人世间》中,全心为民、实现真正脱贫的周家大哥得了胃癌,不久就撒手人寰;为爱情奔赴的二姐周蓉惨遭抛弃,抑郁成疯。
B.关汉卿笔下的窦娥,纯朴善良,勤劳能干,遭到流氓张驴儿父子的胁迫和诬陷,在严刑逼问下,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首。
C.在《复活》中,玛丝洛娃天真善良,被腐化堕落的贵族少爷糟蹋并抛弃,经历了种种悲惨遭遇,在饱受生活的严重摧残后,沦为行尸走肉。
D.在长津湖战役中,3个连的志愿军在低至零下三四十度的冰天雪地里一动不动,最终他们呈战斗队形全部冻死在阵地。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4分)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观点谈谈《红楼梦》宝玉、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何极具审美价值?(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八岁的李响
蔡楠
说实话、我比较讨厌李响。我这些天很忙,正忙一件大事。我越忙,他越来添乱。
他这么大岁数了,冷不丁就会出现在我的办公室,还一直蹦来跳去的。他耳不聋眼不花、就是嘴笨、说话磨磨唧唧的。我就讨厌他这一点,有话就说,说完就走不好吗?还有,我还怕他蹦来跳去摔坏了,我可没时间送他去医院。李直也没时间。李直比我更讨厌他。
于是我想赶他走。我泡上了一杯茶,给他端过去。我把茶水送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