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120字。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重要任务。“工匠”是“工匠精神”的产生基础,“工匠精神”是对“工匠”所具备的品格和精神境界的一种拓深与发展,“工匠”在不同时代发生着内容与种类的变化,其具备的精神品格也随着时代变革而有着创新性发展和传承。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是什么,需要我们去思考:
首先,放眼全世界,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战略性行业,企业要想发展和成功,必须精益求精,公司要提升品质与声誉也离不开每一位员工追求卓越的职业品格。
其次,工匠精神不仅是工作态度和个性修养,更重要的是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手工业时代,工匠面对物品的改造时并非天然具备优势,工匠需要聚精会神去控制这种自然力,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就让工匠能够在劳动过程中的某个时刻与劳动客体达成一种平衡和融合,从而实现主客体的内在统一。
再次,工匠精神所体现的工作态度和人生境界源自工匠对自身工种的高度认可,并将之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一方面这种认同来自工匠依靠技术技能决定生活物质基础,一方面这种认同来自工匠对自身所具备的技艺特长的自豪感和心理满足,在这样的认同基础上就能做到敬业乐业,而不是单纯将职业作为工具和手段,而是作为人生目的和价值的实现。
最后,要守住自身的核心价值和产业优势,不断创新科学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在坚守初心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并在不断创新中拓展深度和广度,去适应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实现产品质量、效率、动力等方面的变革。
(选编自《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内涵、要素和路径》)
材料二:
2020年11月,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向广大劳动者发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倡议,这既是对工匠精神时代价值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全体劳动者提出的重要要求:
弘扬工匠精神是一个全方位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手工业劳动者只要聚精会神去控制这种自然力,就能够在劳动过程中的某个时刻与劳动客体达成平衡和融合,实现主客体统一。
B.工匠对自身工种的高度认可,并将之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造就了工匠精神所体现出的工作态度和人生境界。
C.正因为对新时代“工匠”职业有了正确认识,克服了传统观念中的刻板印象,人们能够客观地看待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区别。
D.我国要想实现制造业强国,发展创新型国家,就要注意引导各单位合理制定奖励机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分)
A.工匠做到敬业乐业,不但依靠技术技能决定生活物质基础,而且来自对自身所具备的技艺特长的自豪感和心理满足。
B.国家、民族的强盛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显然,在工匠文化缺失的社会环境里,工匠精神的弘扬与实践是无法得到有力精神支撑的。
C.因为全社会树立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千千万万的劳动者真切地感受到尊重与厚待,工匠精神得以真正地实践。
D.在当前的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工匠精神的宣传和推广形式多样,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让宣传效果更好。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赞美工匠精神的一项是( )(3分)
A.精雕细琢鲁班传,欲抱不平牵苦缘。
B.既急蹄乃需徐步,勇毅笃行工匠魂。
C.北斗神舟天际显,脱贫除恶战旗飘。
D.先辈唯求制器真,考工铸范戒欺心。
4.《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礼记•大学》中的“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这些对于中国古代的工匠精神的阐释,其精神内涵在新时代仍然适用。请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简要说明。(4分)
5.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当下应该如何弘扬“工匠精神”。(4分)
广东省清远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中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应中国作家网“网络文学名家谈写作”专栏之邀,三生三笑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历和心得。现实题材文学该如何创作?这位年轻女作家表达的核心观点是“莫起空中楼阁”。作为一位优秀现实题材文学作家,三生三笑回答这个问题很合适,她的答案也有说服力。
三生三笑擅长现实题材创作。她的代表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