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010字。
2022-2023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10分)
生态位法则
①生态位本是生物学中的概念。很多人都知道,进化论的基本思想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过一种生物“适应”与否,是针对其所在的局部小环境而言的,而不是针对某个大环境(如一座森林、一片草原、一条山脉)。因此“适者生存”的意思是说在一个局部的小环境中,如果存在多个相互竞争的生物,那么与环境“适合度”更高的生物更有可能繁衍和壮大下去。这个局部小环境就是“生态位”。
②由于气候、地貌的不同,地球上的生态位数以亿计。这就意味着,每一种生态位下都可以有与众不同的“适者”,这也就是地球上生物种类如此繁多的原因。一个生物所处的生态位不仅包括本地的气候、地理因素,还包括与其利害攸关的其他生物。这些生物有的作为食物,有的提供栖息地,于是这一生物也就成了其他生物生态位的组成部分。
③当然人类有它的独特性。人类能思考、会说话,善于制造工具、运用科学,并且建立了强大的社群和组织,因此人类不是被动地适应已有的局部小环境,而是能够主动去发现、创造自己的生态位。这就衍生出了一个概念叫“潜在生态位”。“潜在生态位”是指目前还没有生物进入的区域,未来一旦有生物进入,这个生物就可以顺利占据这个生态位。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态位是竞争的最好策略,在这个属于你的生态位里,你可能只有少量的竞争者甚至没有竞争者,你在这个小环境中就能够如鱼得水。
④航拍原本是非常小众的领域,但随着无人机的出现,有些人很快掌握了航拍的技艺,他们就找到了自己的“潜在生态位”。在新旧职业更替过程中,一个人能否快速学习并掌握新技能,是他能否适应新环境的关键。越是能主动地了解涌现出来的新技术、新技能,就越有可能找到高价值的“潜在生态位”。
⑤创造自己的“潜在生态位”,生物学中的“共生”也是一个非常有启发性的概念。共生指的是两个不同的生物配合默契,互惠互利。人和人能够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社会,也是因为互惠互利的关系。现代社会的劳动分工和流水线生产,能很好地解决多数人的普遍性需要。但是,人的有些需求是有差异的,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不同的麻烦,有着不同的痛点。如果你能洞察出某个需求或者痛点,并且真的帮助了一批人,那么你和他们就可以说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要与他人“共生”,意味着要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更细致入微的观察,对他人的痛点和需求更加敏感。在共生的思路下,利他就是利己,助人就是助我。
⑥找到或者创造属于自己的潜在生态位,是我们在战略层面做出更好行动的指导原则。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内卷”并非我们必须走的路,我们完全可以避开“内卷”式的竞争,在一个独特而惬意的环境里工作和生活,活出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1.下列对生物学中“生态位”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3分)
A.生态位就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局部小环境。
B.与生态位的适合度高的生物更具竞争力。
C.种类繁多的生物组成数以亿计的生态位。
D.某生物可成为其他生物生态位的一部分。
2.下列对人类社会“潜在生态位”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3分)
A.人类的独特性决定了人类社会存在着“潜在生态位”。
B.主动作为可以让人类突破已有的自然形成的生态位。
C.“潜在生态位”能让进入者避免激烈竞争而获得发展。
D.发现或创造“潜在生态位”可以让人摆脱环境的制约。
3.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找到或者创造属于自己的潜在生态位?请简要概括。(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4-7题。(20分)
你还在为未来的竞争而焦虑吗
①北京协和医院的一名医学生,曾到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神经外科作为交换生实习。他充分感受到了医学院激烈的竞争所带来的压力。这里的学生基本上每天凌晨3点30 分起床,吃过早饭之后3点45分出门,4点之前就到达医院,开始查房前的准备。4点30 分早查房之前,他们已准备好全病房病人的信息,接受着每周100个小时高强度的严酷训练。
②可是面对这群学生,医学院的老师们却开始担心。学生初入医学院的时候,大多对病人怀有怜悯之心,但是在接受过专业的课程和实习训练后,这种怜悯心却在不断消退。等到他们毕业时,竟会把病人视为物品,轻易地认为可以修就修理,修不好就扔掉。
③具有反思精神的老师们认为,这个问题的出现与传统教育的局限性紧密相关。学生经过层层的激烈竞争才能进入医学院,又拼命奋斗才能击败同学入职顶级医院,他们接受的教育告诉他们:只有打败其他人,自己才能通过一道道选拔的关卡。急功近利的学术文化,令医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在竞争中击败对手。
④所以,进入医学院的头两年,学生坐在座位上,教授则坐在讲台上,手执教鞭,对着一具骷髅精心传授知识。学生也一门心思记住这些知识,在测试中把它们默写出来,并且能在实验室内熟练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心中没有病人,自然会像对待一具挂着的骷髅那样对待病人。医生如果对病人没有同情心和怜悯心,那么他们如何在给病人提供技术上治疗的同时,又能提供人性深层的抚慰呢?
⑤意识到问题的老师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方案——建立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主要特征是,让学生从他们进医学院的第一天开始,就聚集在一个病人周围,围成一个小圈,为其诊病并开处方。导师坐在学生之中参与讨论,引导学生们主动学习合作探究,使他们能联系自己生病的感受和看病的经验,为病人出谋划策。这种将冷冰冰的医学知识与个人经历、情感相连的方式,让学生深刻地意识到:学习医学知识绝不是为了在竞争中战胜其他医生,一位真正的医生眼里应该看到病人,看到病人的疾病,看到他们的痛苦、脆弱与期待。
⑥在这项新计划执行6年之后,学生考试的成绩不仅没有下降,还持续而缓慢地上升了,医学院也不断收到表扬学生如何帮助病人的感谢信。
⑦这种对学习共同体的认知,背后也有自然科学理论的支撑。早期的生物学家认为,生活是个体之间从不间断的战斗,是你死我活的斗兽场。但在今天,生态学的研究证实了包罗万象的生物网中合作共舞远远多于恐怖战斗。同样,我们对人类社会的理解,不应该停留在物竞天择的阶段,我们要意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中,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共同体中获得自己成长的机会。一个人的成功,可以借助这个共同体来实现,而不是建立在其他人被打败的基础之上。作为今天的学生,如果你还在为未来的竞争而恐惧,还在为自己比邻桌多考几分而奋斗,那就说明你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认知了。
4.第①段中提到的“这里的学生”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5.第③段中,老师们认为“这个问题的出现与传统教育的局限性紧密相关”。请结合上下文说说“这个问题”和“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分别指的是什么。(6分)
6.老师们提出的“新的教学方案”让医学生有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