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47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安徽省蚌埠市202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广造宫室,以肆行幸。自西京至东都,离宫别馆,相望道次,乃至并州、涿郡,无不悉然。驰道皆广数百步,种树以饰其傍。人力不堪,相聚为贼。逮至末年,尺土一人,非复己有。以此观之,广宫室,好幸行,竟有何益?此皆朕耳所闻,目所见,深以自诫。故不敢轻用人力,惟令百姓安静,不有怨叛而已。”贞观十一年,太宗幸洛阳宫,泛舟于积翠池,顾谓侍臣曰:“此宫观台沼并炀帝所为,所谓驱役生民,穷此雕丽,复不能守此一都,以万民为虑。好行幸不息,民所不堪。遂使天下怨叛,身死国灭,今其宫苑尽为我有。隋氏倾覆者,岂惟其君无道,亦由股肱无良。如宇文述、虞世基、裴蕴之徒,居高官,食厚禄,受人委任,惟行谄佞,蔽塞聪明,欲令其国无 危,不可得也。”司空长孙无忌奏言隋氏之亡其君则杜塞忠谠之言臣则苟欲自全左右有过初不纠举寇盗滋蔓亦不实陈据此,即不惟天道,实由君臣不相匡弼。”太宗曰:“朕与卿等承其余弊,惟须弘道移风,使万世永赖矣。”贞观十二年,太宗东巡狩,将入洛,次于显仁宫,宫苑官司多被责罚。侍中魏征进言曰:“陛下今幸洛州,为是旧征行处,庶其安定,故欲加恩故老。城郭之民未蒙德惠,官司苑监多及罪辜,或以供奉之物不精,又以不为献食。此则不思止足,志在奢靡,既乖行幸本心,何以副百姓所望?隋主先命在下多作献食,献食不多,则有威罚。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载籍所闻,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当战战栗栗,每事省约,参踪前列,昭训子孙,奈何今日欲在人之下?”太宗大惊曰:“非公,朕不闻此言。自今已后,庶几无如此事。”贞观十三年,太宗谓魏征等曰:“隋炀帝承文帝余业,海内殷阜,若能常处关中,岂有倾败?遂不顾百姓,行幸无期,径往江都,不纳董纯、崔象等谏诤,身戮国灭,为天下笑。虽复帝祚长短,委以玄天,而福善祸淫,亦由人事。朕每思之,若欲君臣长久,国无危败,君有违失,臣须极言。朕闻卿等规谏,纵不能当时即从,再三思审,必择善而用之。”(节选自《贞观政要•论行幸》)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空长孙无忌奏言/隋氏之亡/其君则杜塞忠谠之言/臣则苟欲自全/左右有过/初不纠举/寇盗滋蔓/亦不实陈/
  B.司空长孙无忌奏言/隋氏之亡其君/则杜塞忠谠之言/臣则苟欲自全/左右有过/初不纠举/寇盗滋蔓/亦不实陈/
  C.司空长孙无忌奏言/隋氏之亡/其君则杜塞忠谠之言/臣则苟欲自全/左右有过/初不纠举寇盗/滋蔓亦不实陈/
  D.司空长孙无忌奏言/隋氏之亡其君/则杜塞忠谠之言/臣则苟欲自全/左右有过/初不纠举寇盗/滋蔓亦不实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望道次”与“列坐其次”(《兰亭集序》)两句中的“次”字含义相同。
  B.“幸洛阳宫”的“幸”指皇帝亲临,与“妇女无所幸”(《鸿门宴》)中的“幸”含义不同。
  C.巡狩,指天子视察各地,也有狩猎的意思,文中的意思为天子视察各地。
  D.朕,文中是人称代词,与“回朕车以复路兮”(《离骚》)中的“朕”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太宗认为,君主应该让百姓安居乐业,不能随便动用民力,隋炀帝不爱惜民力,大肆建造宫殿,纵情游幸,导致民不堪命,不得不一起反抗。
  B.贞观十一年,在唐太宗巡幸洛阳宫、泛舟积翠池期间,长孙无忌进言指出隋朝的灭亡,不仅是天意,实际上也是君臣之间不相互扶持所致。
  C.贞观十二年,唐太宗巡狩洛阳,住在显仁宫,很多官吏因没有尽到职责被责罚,魏征指出奢靡将导致灭亡,君主应厉行节俭,唐太宗听取了他的进言。
  D.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在与魏征的交谈中表明,帝运的长短,是天意决定的,但人事也很重要,这与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表达的观点类似。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此则不思止足,志在奢靡,既乖行幸本心,何以副百姓所望?
  (2)若欲君臣长久,国无危败,君有违失,臣须极言。
  14.文中唐太宗说道“朕与卿等承其余弊”,这里的“余弊”具体指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以及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文化常识题的作答关
  安徽省宿州市2023届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问寝侍膳之方,理顺辞直,听者忘倦。太子尝商略古来君臣名教,竭忠尽节之事,纲懔然曰:“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为难,纲以为易。”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太子未尝不耸然礼敬
  安徽省宿州市2023届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问寝侍膳之方,理顺辞直,听者忘倦。太子尝商略古来君臣名教,竭忠尽节之事,纲懔然曰:“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为难,纲以为易。”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太子未尝不耸然礼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