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散文类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散文类一(含答案).doc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散文类二(含答案).doc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散文类六(含答案).doc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散文类三(含答案).doc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散文类四(含答案).doc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散文类五(含答案).doc
一、文言文阅读(共6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曰: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 中国 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
王曰: “若是其甚与?”
曰: “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 “可得闻与?”
曰: “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 “楚人胜。”
曰: “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弃集有其一。 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主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
王曰: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 夫子 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
曰: “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 庠序 之教,申之以 孝悌 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
(节选自《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
5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 / 为能若民 / 则无恒产 / 因无恒心 / 苟无恒心 / 放辟邪侈 / 无不为 / 已及陷于罪 / 然后从而刑之 / 是罔民也
B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 惟士为能 / 若民 / 则无恒产 / 因无恒心 / 苟无恒心 / 放辟邪侈 / 无不为 / 已及陷于罪 / 然后从而刑之 / 是罔民也
C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 惟士为能 / 若民 / 则无恒产 / 因无恒心 / 苟无恒心 / 放辟邪侈 / 无不为已 / 及陷于罪 / 然后从而刑之 / 是罔民也
D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 / 为能 / 若民 / 则无恒产 / 因无恒心 / 苟无恒心 /
……
一、文言文阅读(共6题)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槐堂铭
苏轼
天可 必 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哉?吾闻之申包胥曰: “ 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 ” 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 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 以 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 审 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 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 1),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 于 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 “ 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 ” 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 2),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3),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 4),功名
……
一、文言文阅读(共6题)
1、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有删改)
(二)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怒”。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