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30字。
2023年河南省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一)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班级举行“电影文化节”主题交流活动,请结合材料完成以下任务。(共4分)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赢得了20多亿元的票房,围绕“爱国”这一主题,导演将风格大相胫庭的“7部微电影”集束在影院上映,赢得了好口碑和高票房,这样的作品可谓凤毛麟角。
作品再现了祖国变化的历史瞬间:林治远争分夺秒,如疯似癫,众人倾力相助,最终用一个惊心动魄的未眠之夜确保了五星红旗在开国大典上冉冉升起;高远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爱情,公交车上恋人深情告白,并肩相坐却不能相认,令人泪目;香港回归之际,升旗手朱涛刻苦训练不①(懈怠/怠慢)、女港警莲姐兢兢业业守平安、外交官安文彬谈判16轮分秒不让、修表匠爱妻敬业心系祖国,这些都让人无法忘却;喜迎奥运之际,爱炫耀的出租车司机虽然处处受囧出丑但心存侠善之心,他毅然将自己视若珍宝的开幕式门票,送给了汶川地震孤儿;喜欢的小女孩出国,小男孩要送纪念品,但是街坊邻居因看女排奥运会夺冠直播需要小男孩调天线,他来回奔走,②(左支右绌/扶东倒西),顾此失彼。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夺冠(ɡuàn) 大相胫庭 炫(xuàn)耀
B.瞬(shùn)间 受囧出丑 集束(shù)
C.惊心动魄(pò) 顾此失彼 凤毛麟(lín)角
D.如疯似癫(diān) 兢兢业业 心系(jì)祖国
(2)文中画线的①②两处,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怠慢 左支右绌 B.怠慢 扶东倒西
C.懈怠 扶东倒西 D.懈怠 左支右绌
2.古诗文默写。(8分)
(1)夕日欲颓, 。(《答谢中中书》)
(2) ,采葵持作羹。(《十五从军征》)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 , ”表达了文人骚客在天气晴朗时登上岳阳楼的心情。
(4)巾帼不让须眉,虽为女儿身,却存报国志。“ , ”(《满江红》),强烈地表达了秋瑾对既定性别的轻蔑,不甘心受到束缚,决心报效国家的愿望;“ , ”(《木兰诗》),夸张地表现出木兰代父出征后跃马飞奔、驰骋疆场的飒爽英姿。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英雄的力量是什么呢□郁达夫在《怀鲁迅》一文中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英雄,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情感,是国家自立自强的精神内核。因此,维护英雄尊严、捍卫英雄荣誉,应成为我们不变的信念。
A., ; ”。 B.? ; 。”
C.? , ”。 D., , 。”
4.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搜集到的两则材料,请你认真阅读,完成(1)-(3)题。(10分)
材料一:“看着他们经历风霜、满是爱国情怀的脸,就想哭。”“国家有了你们,变得有底气,有发展,更有力量。”网友们不吝赞美,今天,科学家们才是顶流!上午,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党中央、国务院隆重表彰了2019年度获奖的科技工作者,人民大会堂内掌声雷动、星光璀璨。这是党和人民对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褒奖,这是中华民族对科技追求的最佳注解,这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高光时刻。
(节选自《中国发展,他们才是顶级流量》,《人民日报》2020.1.11)
材料二: 右图是“国”字的演变流程图。(摘自 《字源谈趣》)“国”的初文是“或”,右边是“戈”,武器; 左边是“口”字加上下各一横,意思可能是“用武器保卫国土”。后汉出现右图 F 的简化“囯”。这个“囯”,“囗”里从“王”,可能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魏晋六朝时代又出现了右图G的“囗”里从“民”的“囻”字。 可能有“国以民为本”之意。反映了春秋时代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并且与“囯”字形成强烈的对比。
(1)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请说说你对“爱国”含义的理解。(4分)
(2)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不超过 15 个字)(3分)
(3)现在通用的“国(图 H)”字,是郭沫若在 1950 年提出的。请根据材料二的提示,推测它可能是什么意思。(3分)
二、阅读与鉴赏(46分)
(一)文学性文本阅读(16分)
钓鱼的医生
汪曾祺
①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
②你大概没有见过这样钓鱼的。
③他搬了一把小竹椅,坐着。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钓上来一条,刮刮鳞洗净了随手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