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210字。
liguilin1970 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
树碑
李小庆
福爷安静地坐在村东头的树墩上,脸上的皱纹和树墩那皲裂的树皮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夕阳的余晖里成了一尊雕像。
树墩的后头便是一所学校。一所只有9个孩子的学校。
福爷是这所学校的看门人,其实也没啥可看的,除了一些缺胳膊断腿的桌椅板凳,便是小李老师。
再说那扇所谓的大门,就是福爷从山上砍来些碗口粗细的树枝,用麻绳捆上,再找些废旧的细铁丝牢牢地拧住,随意地靠在一人高的墙上,等孩子们放学走了,福爷就把这扇门立在门口,隔断了学校与外界的通道。暮色在空寂的操场上不动声色地弥漫着,只有福爷坐在树墩上的身影逐渐地模糊在夕阳里。
这所学校具体存在多少年,小李老师不知道,福爷也不知道,他说他就在这所学校念了几年书。在这儿读过书的还有福爷的儿子、孙子,当然也包括小李老师。
没事的时候,小李老师就喜欢坐在福爷的旁边,听福爷讲发生在学校里的那些陈年旧事,包括小李老师在二年级的时候,因为不敢和老师报告去厕所而尿裤子的事。小李老师便哧哧地笑,他说他才不信福爷呢,二年级还尿裤子?鬼才信!来来来,还是下一盘棋堵堵您的信口开河!
乒乒乓乓的棋子碰撞声并没有堵住福爷的嘴,福爷说你小时候蔫淘蔫淘的,你娘走得早,你爹一个人拉扯你们四个,顾上这个顾不上那个,村里哪家的饭你没吃过?你学习好,愣是让学校减免了你的学杂费!啧啧,加一起可好几块钱呢!为这,满儿他娘还找到学校也要减免学费呢!哧!也不看看满儿那成绩!回回大鸭蛋!不嫌臊得慌!不过那时可真热闹啊!嘿,那个叫啊、闹啊,大半个村子都能听到……
满儿在外面挣了钱,把他娘接走了,再也没回来……小李老师飞出了一个象,重重地凿在福爷的车上。
谁像你这个傻小子!念了大学,转个圈又回这个山沟来!看你那点出息……
为啥回来别人不晓得,福爷您不晓得?小李老师摩挲着棋子低声说。
我不晓得!福爷闷闷地回了一句,把脸扭向有些模糊的远山,流动的夕阳把福爷斑驳的身影扑倒在破旧的棋盘上。
小李老师知道,福爷又想起了五儿。
小李老师也想五儿。
五儿是山那边的孤儿,每座山的那边都有几个娃来这所学校上课,那时小李老师还是人们嘴里的李三儿。
五儿和李三儿一起长大,一起上学,一起走出大山。
大学毕业后,五儿回到了村里,当上了村小学的老师,李三儿不解地看着五儿如花的笑靥说,好不容易走出来,见了世面,还要回到山沟沟?
我要守着咱们的村子!也要守着这所学校!五儿指着书声琅琅的教室说,好看的眼睛被风吹得眯成了两条缝,但是却好像有两束阳光落在她的眼睛里。
李三儿不敢看五儿的眼睛,转过身子,让自己逃离那两束阳光的捕捉,任五儿的身影在村头站成了一棵树。
他回头看了看越来越模糊的五儿,向她挥了挥手。停在路边的小客车像一头巨鲸,一口将他吞进去,然后喷出一股黑烟,摇头摇尾地游进夕阳的光晕里。
两年后,李三儿回到了村里,他没有看到五儿,也没有看到学生,只看到颓败的教室和在学校门口发呆的福爷。
五儿呢?孩子们呢?
1.请揣摩下列画线句子中加点词所表现的人物心理。
2.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对话。
小杭:“我发现本文在不同时空的几处场景中都写到“夕阳”,别具情味。不知道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深意,你能帮我吗?”
小文:“我这样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文发现本文和《我的叔叔于勒》都运用了“插叙”的写法,请结合两文的相关内容,探究其作用。
4.文末提到“夕阳的剪影里,有一个人”,这个人最有可能是谁?请结合小说的内容和主旨作出判断并解释。
A.福爷 B.小李老师 C.五儿 D.小四 E.满儿
秋高柿子红
梦云
①没有一地风吹脆响的柿子叶,故乡的秋天是不纯粹的,就像美少女不会笑,云朵少了高渺的姿态。对秋天而言,这都是生命的缺憾。
②秋来晴好,一日连一日,暖阳像温和的长者抚摸着大地万物,柿树像精神矍铄的老人在惬意之至的清风里,删繁就简,一身轻松。叶落枝枯瘦,枝头一个个火红的柿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