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7(5份)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_王随传》.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孙何传》.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孙洙传》.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王禹偁传》.docx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燕达传》.docx
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王随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随,字子正,河南人。登进士甲科,为将作监丞、通判同州,迁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判三司磨勘司。为京西转运副使,陛辞,且言曰:“臣父母家洛中,乃在所部,得奉汤药,圣主之泽也。”真宗因赐诗宠行,以羊酒束帛令过家为寿。迁淮南转运使,父忧,起复。时岁比饥,随敷属部出库钱,货民市种粮,岁中约输绢以偿,流庸多复业。擢知制诰,以不善制辞,出知应天府。一日,帝谓宰相曰:“随治南京太宽。”王旦曰:“南京,都会之地,随临事汗漫,无以弹压”。改知扬州。再加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仁宗为太子,拜右庶子,仍领府事。周怀政诛,随自陈尝假怀政白金五十两,夺知制诰,改给事中、知杭州。乾兴初,复降秘书少监,徒通州。以州少学者,徙孔子庙,起学舍,州人喜,遗子弟就学。岁大饥转运使移府发常平仓米计口日给一升随置不听曰民所以饥者由兼并闭籴以邀高价也乃大出官栗,平其价。复给事中,为龙图阁直学士、知秦州。秦卒有负罪逃入蕃部者,戎人辄奴畜之,小不如意,复执出求赏。随下教能自归者免死,听复隶军籍,由是多来归者。又建请增蕃落卒,给废陷马地,募民耕种。坐事,徒河南府。入为御史中丞,同知礼部贡举,迁尚书礼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明道中,为江淮安抚使,还拜户部侍郎、参知政事,请与同列日献前代名臣规谏一事。议者谓非辅弼之职,其事遂寝。顷之,以疾在告,诏五日一朝,入中书视事。为相一年,无所建明。与陈尧佐、韩亿、石中立同执政,数争事。会灾异屡发,谏官韩琦言之,四人俱罢。随以彰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河阳。薨,赠中书令,谥章惠,后改文惠。
(节选自《宋史•王随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岁大饥/转运使移府发常平仓米/计口日给一升/随置不听/曰/民所以饥者/由兼并闭籴/以邀高价也/
B.岁大饥/转运使移府/发常平仓米/计口日给一升/随置不听曰/民所以饥者/由兼并闭籴以邀高价也/
C.岁大饥/转运使移府/发常平仓米/计口日给一升/随置不听/曰/民所以饥者/由兼并闭籴以邀高价也/
D.岁大饥/转运使移府发常平仓米/计口日给一升/随置不听曰/民所以饥者/由兼并闭籴/以邀高价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科,古代考试科目名,唐宋进士分甲乙科,明清通称进士为甲科。
B.改,指官职调动,是由一种职务改为另一种职务,实际多数情况下,“改”为降低官职。
C.给事中,始置于秦,主要侍从皇帝左右,
……
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孙何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何,字汉公,蔡州汝阳人。何十岁识音韵,十五能属文,笃学嗜古,为文必本经义,在贡籍中甚有声,王禹偁尤雅重之,闻于时。淳化三年举进士,及第又得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陕州。历右正言,改右司谏。真宗初,何献五议,上览而善之。咸平二年,举入阁故事,何次当待制。是冬,从幸大名,诏访边事。何疏曰:“陛下嗣位以来训师择将精兵倍于前代而德棣烽尘未息此殆将帅或未得人边奏或有壅阏邻境不相救援糗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将帅者何?或恃勇无谋,或忌功玩寇,但全城堡,不恤人民。边奏者何?护塞之臣,固禄守位,老幼杀伤,托言他盗。不救援者何?缘边州县,如辅车唇齿之相依,托称兵少不出,或待奏可乃行。俟辇输者何?敌骑往来,焱驰鸟逝,赢粮景从,万辆方行,迨乎我来,寇已遁去。此四者,当今急务。”真宗览而嘉之。俄权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副使,又择州县守宰,省三司冗员,遴选法官,增秩益奉。未几,徙两浙转运使,加起居舍人。景德初,代还,判太常礼院。俄与晁迥、陈尧咨并命知制诰。何先已被疾,勉强亲职。一日,奏事上前,坠奏牍于地,俯而取之,复坠笏。有司劾以失仪,诏释之。何惭,上章求改少卿监,分司西京养疾,上不许,第赐告,遣医诊视。医勉其然艾,何答曰:“死生有命。”卒不听。是冬卒,年四十四。上在澶渊,闻之悯惜,录其子言为大理评事。何乐名教,勤接士类,后进之有词艺者,必为称扬。然性褊急,不能容物。在浙右专务峻刻,州郡病焉。好学,著《驳史通》十余篇,有集四十卷。
(节选自《宋史•孙何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嗣位以来/训师择将精兵/倍于前代/而德棣烽尘未息/此殆将帅或未得人/边奏或有壅阏/邻境不相救援/糗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
B.陛下嗣位以来/训师择将/精兵倍于前代/而德棣烽尘未息/此殆将帅或未得人/边奏或有壅阏/邻境不相救援/糗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
C.陛下嗣位以来/训师择将精兵/倍于前代/而德棣烽尘未息/此殆将帅或未得人边奏/或有壅阏/邻境不相救援/糗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
D.陛下嗣位以来/训师择将/精兵倍于前代/而德棣烽尘未息/此殆将帅或未得人边奏/或有壅阏/邻境不相救援/糗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先例,该词在此文中含义与“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中含义相同。
B.权,暂代官职,文中表示古代官职任命或调动的词语
……
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孙洙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洙,字巨源,广陵人。羁丱能文,未冠擢进士。包拯、欧阳修、吴奎举应制科,进策五十篇,指陈政体,明白剀切。韩琦读之,太息曰:“恸哭流涕,极论天下事,今之贾谊也。”再迁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治平中求言,以洙应诏疏时弊要务十七事后多施行,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乞增谏员以广言路。凡有章奏,辄焚其稿,虽亲子弟不得闻。王安石主新法,多逐谏官御史,洙知不可,而郁郁不能有所言,但力求补外,得知海州。免役法行,常平使者欲加敛缗钱,以取赢为功,洙力争之。方春旱,发运使调民浚漕渠以通盐舸,洙持之不下,三上奏乞止其役。旱蝗为害,致祷于朐山,撤奠,大雨,蝗赴海死。寻干当三班院。三班员过万数,功罪籍不明,前后牴牾,吏左右出入,公为欺奸。洙革其甚者八事,定为令。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先是,百官迁叙,用一定之词,洙建言:“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诏自今封赠荫补,每大礼一易,他皆随等撰定。元丰初,兼直学士院。澶州河平,作灵津庙,诏洙为之碑,神宗奖其文。擢翰林学士,才逾月,得疾。时参知政事阙,帝将用之,数遣中使、尚医劳问。入朝期日,洙小愈,在家习肄拜跽,偾不能兴,于是竟卒,年四十九。帝临朝嗟惜,常赙外赐钱五十万。洙博闻强识,明练典故,道古今事甚有条理。出语皆成章,虽对亲狎者,未尝发一鄙语。文词典丽,有西汉之风。士大夫共以丞辅期之,不幸早世,一时悯伤焉。
(节选自《宋史•孙洙传》)
[注]①丱: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②三班院:北宋前期的人事管理机构,负责统计、考核、差遗三班使臣。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
B.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
C.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
D.群臣进秩/事理各异/而同用一词/至或一门之内/数人拜恩/名体散殊/而格以一律/苟从简便/非所以畅王言/重命令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冠,指男子未满二十岁。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加冠之礼,以示成年。
B.制科,指皇帝临时设置科目选拔特殊人才的制度,因皇帝的命令称“制”,故名。
C.元丰,是宋神宗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位皇帝可有一个或多个年号。
D.跽,古人坐时臀部贴脚后跟,臀部离开脚后跟呈跪姿,上身挺直,就是“跽”,表示恭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
……
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王禹偁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禹偁,字元之,济州钜野人。太平兴国八年擢进士,授成武主簿。端拱初,太宗闻其名,召试,擢直史馆。
时北庭未宁,访群臣以边事。禹偁献《御戎十策》,大略假汉事以明之:“……下诏感励边人,使知取燕蓟旧疆,非贪其土地;内则省官以宽经费,抑文士以激武夫,信用大臣以资其谋,不贵虚名以戒无益,禁游惰以厚民力。”帝深嘉之。
二年,亲试贡士,召禹偁,赋诗立就。上悦曰:“此不逾月遍天下矣。”未几,判大理寺,庐州妖尼道安诬讼徐铉,道安当反坐,有诏勿治。禹偁抗疏雪铉,请论道安罪,坐贬商州团练副使。四年,召拜左正言,上以其性刚直不容物,命宰相戒之。
至道元年,召入翰林为学士。诏命有不便者,多所论奏。孝章皇后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初,禹偁尝草《李继迁制》,送马五十匹为润笔,禹偁却之。及出滁,闽人郑褒徒步来谒,禹偁爱其儒雅,为买一马。或言买马亏价者,太宗曰:“彼能却继迁五十马,顾肯亏一马价哉?”咸平初,预修《太祖实录》,直书其事。时宰相张齐贤、李沆不协,意禹偁议论轻重其间。出知黄州,尝作《三黜赋》以见志。其卒章云:“屈于身而不屈于道兮,虽百谪而何亏!”
四年,州境二虎斗,其一死,食之殆半。群鸡夜鸣,经月不止。冬雷暴作。禹偁手疏引《洪范传》陈戒,且自劾。上惜禹偁才,是日,命徙蕲州。禹偁上表谢,有“宣室鬼神之问,不望生还;茂陵封禅之书,止期身后”之语。上异之,果至郡未逾月而卒,年四十八。讣闻,甚悼之,厚赙其家。
禹偁词学敏赡,遇事敢言,喜臧否人物,以直躬行道为已任。其为文著书,多涉规讽,是以颇为流俗所不容,故屡见摈斥。所与游必儒雅,后进有词艺者,极意称扬之。有《小畜集》二十卷、《承明集》十卷、《集议》十卷、诗三卷。
(节选自《宋史•王禹偁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孝章皇后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
B.孝章皇后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
C.孝章皇后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
D.孝章皇后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的考试者。殿试由皇帝主考,应试者为贡士,第一名称状元。
B.正言,即正直的话、合于正道的话。文中是指官名,相当于唐代的拾遗,负责规谏讽谕皇帝。
C.宣室,古代宫殿名。文中王禹偁借汉文帝在宣室向司马迁问鬼神之事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感慨。
D.儒雅,风度温文尔雅的意思,也指儒术。还指文辞典雅。文中是指博学
……
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燕达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燕达,字逢辰,开封人。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既长,容体魁梧,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寨。夏人三万骑薄城,战竟日不决,达所部止五百人,跃马奋击,所向披靡。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神宗以达孤军遇敌,所全亦不为少,累迁西上阁门使、领英州刺史,为秦凤副总管。讨破河州羌,遂降木征。迁东上路门使、副都总管,真拜忠州刺史、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郭逵招讨安南,为行营马步军副都总管。入辞,神宗谕之曰:“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达顿首谢曰:“臣得凭威灵灭贼,虽死何惮!”初度岭,闻前锋遇敌苦战,欲往援,偏校有言当先为家基然后进者,达曰:“彼战已危,讵忍为自全计。”下令敢言安营者斩。乃卷甲趋之,士皆自奋,传呼太尉来,蛮惊溃,即定广源。师次富良江,蛮舣斗舸于南岸,欲战不得,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已而蛮果来击之大败乃请降师还拜荣州防御使。以主帅得罪而独蒙赏,乞同责,不听。
元丰中,迁金州观察使,加步军都虞候,改马军,超授副都指挥使。以训阅精整,除一子阁门祗候。数被诏奖,进殿前副都指挥使、武康军节度使。哲宗立,迁为使,徙节武信。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毅敏。
达起行伍。喜读书,神宗以其忠实可任,每燕见,未尝不从容。尝问:“用兵当何先?”对曰:“莫如爱。”帝曰:“威克厥爱可乎?”达曰:“威非不用,要以爱为先耳。”帝善之。
(节选自《宋史•燕达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已而蛮果来击之/大败/乃请降师/还/拜荣州防御使
B.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已而蛮果来/击之大败/乃请降/师还/拜荣州防御使
C.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已而蛮果来击/之大败/乃请降师/还/拜荣州防御使
D.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已而蛮果来/击之/大败/乃请降/师还/拜荣州防御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薄城的“薄”意思是迫近、接近,与《岳阳楼记》中“薄暮冥冥,虎啸猿啼”中的“薄”含义不同。
B.刺史,汉武帝始设,是巡行郡县负责监察的官员。但在宋朝时已是一种虚衔,任者可以不赴任。
C.赠,此处指我国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已死的有功劳的官员加封官爵或荣誉称号。
D.行伍,我国古代军队的编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