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26640字。
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说明: 1.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试题总分150分
3.试卷页数12页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可以反映出某个地区人们的精神生活,能够表现出一个地区特定的历史和意识形态。从乡土文化的组成来看,乡土文化具体包括生活方式、村规民约、民族族谱、历史传统等等,具体可以将其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不论是哪个方面的内容,在进行乡镇建设时我们都应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做好相关的传承和创新工作。
优秀的乡土文化可以对经济起到助推作用,很多的古建筑、名人故居、自然景观等等都可以被用作商品开发,同时乡土文化产品的开发也可以帮助带动乡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从而帮助促进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乡土文化是上千年来中华民族赖以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直接动力。优秀的乡土文化又可以有效提升农民恋家的情结,激励农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乡镇建设中来。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也来源于乡土自信,这是农耕文明的精髓,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源泉。乡土文化承载着农耕文明的基因,可以鲜活地呈现出一个地区的地方特色,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土文化是在长期农耕社会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特定条件下人民和群众的共同精神财富,是村规民约的集中体现。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还可以帮助激发村民的荣誉感、自豪感、群体认同感和集体责任感,从而更好地对人们的各项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乡土文化的传承也应当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积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原本乡土文化中存在的一些合理的东西可能会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显得不合时宜,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其果断地摒弃,从而帮助有效推动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例如,在传统的乡土文化中人与人之间是通过血缘联系的,如果超出这个边界,就会缺乏公平公正性,这种传统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显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逐渐摒弃这种文化。另外,在传统的乡土文化中存在的宗族力量,我们不能说它的存在是错误的,因为不可否认它的存在确实有一定的作用,它可以将人和人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但是换个角度来看,这种宗族力量的存在也有着不好的一面,如果有居心不良的人利用这种宗族力量将人们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形成一股威胁社会的逆流,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危害。因此在传承乡土文化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对传统的乡土文化进行传承,还应当对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及特点进行分析,树立正确的扬弃态度,让乡土文化可以真正地为乡村振兴发挥作用。
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产生的原因是城乡要素单向流动,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我们应当重点强调城乡要素之间的互动,从而实现城乡地区的融合发展。同时,在乡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也应当注意对城乡文化的融合,让城市文化可以进入农村,从而实现共同的文明进步。
乡土文化弘扬的基础就是人,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人才的流动一直都呈现出单向流动的特征,农村的人才一旦进入到城市就不愿再回到乡村,返乡建设更是成为遥不可及的梦。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也在不断地加大对农村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扶持力度,积极采取“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驻村扶贫”等措施来帮助提升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水平,向农村地区输送源源不断的高科技人才。但是从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农村地区的高科技人才还是比较匮乏,这主要是因为在向乡村地区输送人才的过程中涉及一些行政性的因素,而农村地区并没有建立起相对应的人才引进制度以及考核制度,这样一来就会让返乡知识人才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并不能很好地融入乡村建设,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总而言之,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可以切实提升农村地区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战略,优秀的乡土文化就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和直接推动力,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乡村振兴战略又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相关领导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乡土文化对于农村地区发展的意义,从而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来对乡土文化进行调整,让其可以更好地在农村地区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作用。
(摘编自邢千里《新时代乡土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研究》)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一个地方的乡土文化能够有效提升当地人的恋家情结,能够激发当地人建设家乡的热情。
B.乡土文化是当地人共同精神财富和村规民约的集中体现,能够约束人的行为。
C.依托血缘建构起来的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缺乏公平公正性,明显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
D.优秀乡土文化能推动乡村振兴,依托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就是乡土文化振兴。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一个地方的建筑、食物、村规民约是当地人智慧的结晶,它们能帮助外界走进当地人的精神世界。
B.帮助当地开发乡土产品有利于提高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可见传承乡土文化需要重视其经济价值。
C.传统宗族文化形成的宗族力量容易被居心叵测之人利用危害社会,因此现代社会不能将其传承。
D.某地实施了制定的系列乡村振兴计划,效果却不理想,有可能是当地忽略了人才队伍的建设。
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3分)( )
A.乡土文化是经过千百年社会实践形成的行为习惯、道德规范及价值观念,代表着农耕时代的文明和成就。
B.乡土文化承载着农耕文明的基因,能够规范秩序和为乡村振兴奠定文化基础、提供充实的精神支撑。
C.乡土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建设乡村文化需要在去糟取精基础上进行传承和创新。
D.传承乡土文化需要对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特点进行分析,让乡土文化切合当下新的社会环境需求。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4分)
5.某偏远山区养儿防老、重男轻女思想非常严重,当地政府准备进行治理,请你结合文章给政府提供几条治理措施。(4分)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一个地方的乡土文化能够……”缺乏限定条件,原文第2段说的是“优秀的乡土文化又可以有效提升农民恋家的情结,激励农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乡镇建设中来”。
C.“依托血缘建构起来的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缺乏公平公正性”理解有误,原文第3段说的是“如果超出这个边界,就会缺乏公平公正性”。
D.“依托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就是乡土文化振兴”理解有误,原文最后一段说的是“优秀的乡土文化就是农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和直接推动力,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依托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不能等同于乡土文化振兴。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归 航
陆颖墨
文本一:
巨浪猛扑过来,掠过右甲板,迎头浇盖了整个舰桥。舰长肖海波心头一凛,死死盯着右边的海面。一个巨浪更加猛烈地狂扑过来。他冷笑:“果然是你!”紧接着,舰身大幅度左斜。他扶牢站稳,对那个把身躯捆在铁座椅上的操舵兵果断下令:“右满舵!”
海情这么糟,一切都在预料之外。从日本海过来的“丽莎”台风,原来预测是九级,没想到,风力骤升到十一级,上级命令所有航行的舰艇迅速撤离。偏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