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3650字。

  安康市202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联考试卷
  语文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时隔四年,《流浪地球2》终于与观众见面了。我们再次被地球的命运存亡深深牵动,与影片中的人物跌宕起伏,一同经历了一次次险情、一次次困境,地球终于脱险远行,带着人类的希望踏上漫漫长旅,飘浮于茫茫太空中,寻找新的栖息之地。虽然未来充满了未知,但人类依然满怀希望,只要地球有了新的安身之所,人类就不会失去自己的家园。正如影片中李雪健所扮演的联合政府中方发言人周喆直所说:“我相信,会再次看到蓝天,鲜花挂满枝头。”
  科幻电影的魅力在于假定性和可能性。观众知道电影描绘的并非真实世界,但它又因是基于科学知识的预见与延伸,充满对未来的猜测与期盼。在高科技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当下,人工智能、数字化世界、量子科技、生命基因、外太空探索等等,无不激发人们对未来产生科学性的预见想象。这种“已知”的未来想象也是科幻类型最大的“悬念”设定——谁不想知道世界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呢?观众对于未知未来的求知欲,经由电影人的艺术呈现,转化为在假定性与可能性之间的科幻审美,赋予科幻影片无限的魅力。
  《流浪地球2》带给人们一种透视宇宙的宏大视野与家园意识。宇宙、恒星、行星、卫星,以及我们人类,究竞处在怎样的位置?这看似永恒,但又并非永恒。太阳会老化,太阳系会毁灭,地球会被太阳吞没……影片讲述了面对突发的一切,人类如何依靠自己的能力,带地球逃离太阳系的过程。在科学家的团结与努力下,人类有了能够改变星球运行轨道的力量,在看似不可能的时间内完成了“移山计划”的可行性验证。这样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定与勇气,全然是中国人骨子里所流淌的。
  《流浪地球2》具有硬科幻影片所必须具备的质感,也呈现出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新高度。从筹备、拍摄,到后期制作,《流浪地球2》历时1400余天。制作团队共为影片绘制5310张概念设计,9989张分镜头画稿,制作超过6000镜视效镜头,共制作了95000件道具、服装,总共搭建了102个科幻类主场景,置景展开面积超过900000平方米。通过恢弘的画面,影片呈现了宏阔而精密的未来科技设施,营造出令人震撼的视听效果。太空电梯、月球基地、行星发动机、地下城建筑等场景,充分显示了科技的力量。月球解体后,破碎天体向地球袭来,将要跨越地月洛希极限时,万台行星发动机终于同时启动、推动地球摆脱险境的情节,更显宏大壮阔。
  与此同时,影片透过剧情和画面,释放出关于人类未来的启示,引领观众去关注、思考现实中的未来。片中的地球灾难虽然是由太阳老化引起,但是,它也在时刻提醒观众,地球是人类的唯一家园,爱护地球、保护地球,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科技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使人类具有了毁坏地球的能力——敲响警钟,思考未来,是科幻电影的另一重魅力。《流浪地球2》通过叙事的推进,较好地展现了这一类型属性。
  科幻故事看起来是一种幻想,实际脱不开文明基因的烙印。同样是科幻,不同的是文明的境界。
  影片中,刘培强问人工智能机器人MOSS,人类能活下OSS回答:“文明的命运取决于人类的选择。”是的,面对灾难,人类选择什么样的方案去应对,路径不同、方向不同,结果则不同。而任何一种选择的背后,都是文明的价值选择。影片中有包括数字生命方案在内,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各种方案的竞争。最终,“移山计划”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可并得以真正实施。“移山计划”的内核是同舟共济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境界。
  《流浪地球2》是一个大题材、多方位叙事的故事。故事中有国家层面的决策,有科学技术的实施,有科技人员和航天员的命运故事等,在科幻电影创作上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为中国科幻电影带来了可借鉴的经验。《流浪地球》系列科幻电影的出世,标示着中国科幻电影制作技术和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更显现出区别于西方科幻电影的人文精神,呈现中国科幻电影的中国气派。
  (摘编自张德祥《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文明的命运取决于人类的选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流浪地球2》中地球的命运存亡充满了未知,但人类和周喆直一样坚信不会失去自己的家园。
  B.电影人将观众对未知未来的求知欲转化为假定性或可能性的科幻审美,赋予科幻影片无限的魅力。
  C.影片通过恢弘画面呈现未来科技设施,太空电梯、月球基地宏大壮阔,万台行星发动机彰显科技。
  D.“移山计划”战胜数字生命等方案,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可,也体现了人类对同舟共济精神的认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以作者自己的电影观感切入文章,显得自然亲切,同时引用影片中的人物语言,更增加了共鸣性和感染力。
  B.本篇文章主要采用总分格式,主体部分分别从五个不同方面评价《流浪地球2》的意义,横向展开,互不关联。
  C.文中引用大量数据,不仅说明《流浪地球2》呈现出中国电影工业化新高度,也让我们感受到电影制作的艰辛。
  D.电影评论有着重评论影片题材、主题、社会意义的,也有专门论述影片艺术风格、造型手段的,本文属于前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观众认为科幻电影是基于科学知识的预见与延伸,充满对未来的猜测与期盼,所以相信电影里描绘的并非真实的世界。
  B.影片以独特的视角关照宇宙、恒星、行星、卫星、地球间的相互位置和关系,这是一种透视宇宙的宏大视野和家园意识。
  C.对于《流浪地球2》而言,科学带来的假定性和可能性是其魅力,由叙事所带来的思考现实中的未来也是其魅力之一。
  D.在看似不可能的时间内完成了“移山计划”的验证,这种坚定与勇气有别于西方科幻电影的人文精神,呈现中国气派。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车厘子是英文cherries的直接音译,它既不是物种名也不是品种名,但你要以为车厘子=樱桃,就错了。实际上,直译成樱桃也不算错,但在中文语境中,叫“樱桃”的其实另有其果,它就是樱桃这个物种。樱桃原产于中国,它的果实小巧红润,酸甜可口,但因为娇嫩而很难走出原产地,是只有产区周围的人才能享受到的限定美食。比起中国的樱桃,欧洲甜樱桃的果实不仅个头大,果肉硬度也更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