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21420字。

  天津市南开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
  本试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传统山水画中,画面的主次关系是很讲究的,如果(   ),画面就会混乱且平板。因此,山水画在构图时,首先要找出有特色的山和树作为主体。如明代戴进《关山行旅图》,画家将主峰置于画面中心,以精细的笔法描绘出主峰挺拔陡峭、直入云天之势;把江渚、远山以及水景放在次要位置,画得简括,浅淡,烘托出主景的雄伟、挺拔。整幅作品近浓远淡,富有层次,工细之中见豪放,雄伟之中见秀气。
  古典园林的整体布局也很讲究建筑和空间的主从组合,通过对比实现主次分明、多样统一的效果。
  中国传统山水画最忌将主题(   ),主张以含蓄的方式来表达画面的中心思想。要把握好这个火候,“藏”与“露”的拿捏非常重要。
  。苏州拙政园的花木隔、山石隔等更是运用这一造景手法的(   )。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舍本逐末    平铺直叙    典范 B. 舍本逐末    和盘托出    典型
  C. 喧宾夺主    平铺直叙    典型 D. 喧宾夺主    和盘托出    典范
  2. 下列填入文中画横线处 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典园林为表达园景意境的深邃,也会把某一景物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看不到全貌,产生一种欲显而隐的含蓄美感。
  B. 为表达中国古典园林园景意境的深邃,也会把某一景物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看不到全貌,产生一种欲隐而显的含蓄美感。
  C. 为中国古典园林表达园景意境的深邃,也会把某一景物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产生一种欲显而隐的含蓄美感,看不到全貌。
  D. 中国古典园林为表达园景意境的深邃,也会把某一景物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产生一种欲隐而显的含蓄美感,看不到全貌。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处,舍本逐末: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指轻重倒置。喧宾夺主:指客人的声音比主人的声音还要大。比喻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根据“画家将主峰置于画面中心,……把江渚、远山以及水景放在次要位置”可知此处强调的是不要把主次位置弄错,应选“喧宾夺主”。
  第二处,平铺直叙:说话或写文章时不讲究修辞,只把意思简单而直接地叙述出来。和盘托出:比喻全部说出或拿出来,没有保留。根据后文“主张以含蓄的方式来表达画面的中心思想”“‘藏’与‘露’的拿捏非常重要”可知,此处强调的是不能将主题全部表现出来,应选用“和盘托出”。
  第三处,典范:可以作为学习、效仿标准的人或事物。典型:具有代表性人物或事物。根据语境可知,在运用这一造景手法方面,苏州拙政园的花木隔、山石隔等是值得效仿学习的,所以应选“典范”。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复位的能力。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1年2月,北京正式启动“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同年底,北京的备案博物馆达到204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18家,如故宫博物院、北京自然博物馆等。在备案博物馆中有很多为记载某一行业历史及发展成果,展示行业文化而创建的行业博物馆,且大部分都是行业的“领军馆”,如中国铁道博物馆、北京汽车博物馆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