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60字。
16 我的“长生果”
文华学校  钟文
[教学目标] 
    1.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 
2.体会作者对读书的情感态度。
3.培养热爱读书的情怀。 
4.形成质疑性阅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性阅读。
    难点:质疑性阅读。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教师导入
    在当代文学界,有一位女作家,她13岁时第一篇小小说在县报上变成铅字,至今已写作了50年,完成小说集19部,散文集12部,文集3部,出版作品字数达500万字以上。这么一位高产作家,你们想了解她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吗?请我们一起走进叶文玲的文章《我的“长生果”》。
    (简洁干脆的导语,既简介了作者情况,,叉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长生果”在文中指什么?(书)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
  3.作者截取了读书生活的哪几个片断?你怎么看出来的?
  提示:读小画片、读连环画、读小镇文化站的图书、读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共四个片断。从表示时间的词语“最早”、“后来”、“上初中后”可以看出。
    (此环节为粗略感知课文。把握内容、理清思路应注重从“整体”着眼,同时,要让学生关注与文章结构思路有关的词语或句子。)
    三、研读
    “读书”对“我”有哪些作用?
    第一,请学生把相关的句子勾画出来。
    1.觉得自己无知而空荡的脑瓜日益充盈起来。
    2.对文学发生了越来越浓的兴趣。
    3.作文常居全班之首。
    4.大大扩展了想象能力。
    5.悟出了“作文贵独创”的道理。
    6.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锻炼记忆力、增强理解力)。
    7.悟出了“作文,要写真情实感”的道理。
    8.使我发表了第一篇作品。
    (此环节为定向搜索信息。要求学生扫描全文,快速筛选相关信息。)
    第二,以上几条中,哪些在文中表达得比较鲜明突出?哪些是一笔带过?
    提示:第4、5、6、7、8条较详细,其余简略。
    (信息在文中所占的份量与比重,关系到文章主旨的定向。)
    四、品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