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9350字,答案扫描。
绝密★考试结束前
七彩阳光联盟、金丽衢十二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
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为此,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以昂扬的斗志、奋斗的姿态,真抓实干、奋勇拼搏,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青年要树立报国为民的理想。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将国家富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作为自己一生的奋斗理想。周恩来总理在年少时便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在《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一文的题诗中写道:“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句话,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一个标识。正是因为有了雄心壮志和理想信念,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风沙漫天的戈壁滩、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无数的中国共产党员栉风沐雨、砥砺奋斗,终于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以先辈先烈为镜,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并为之不懈奋斗。要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把实现理想践行在具体行动上。要立足本职、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以一流业绩实现理想抱负。
青年要练就为民服务的真本领。习近平总书记鼓励青年要练就斗争的真本领、真功夫,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青年始终要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地学习。要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积极向书本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成为“术业有专攻”的行家里手、业务骨干。
青年要提升拼搏奋斗的勇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永远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青年成长没有捷径可走,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将面临的风险和考验一定会很多。青年要坚定斗争意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要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拼搏干劲,直面前进途中的各种困难挑战。要发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拼搏奋斗精神,让青年成为新征程中建功立业的中流砥柱,努力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的精彩篇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奋斗的青春是现在进行时,没人规定它是什么样。生活中每一个乎凡却又不凡的身影,都是青春最美丽的剪影。美好的未来从来都不是凭空而降,均是靠自己的双手努力获得,期待青年奋斗者,追寻着信仰之光,成就一个蓬勃发展的中国,一个青春盎然的中国。
(摘编自王清波《青年追寻信仰之光,成就青春盎然中国》)
材料二:
“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习近平主席在2023新年贺词中寄语青年:“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是不变的真理。岁月流转,时空常新。进入新时代,
青年一代同样表现突出,令人欣慰、令人感动。人民警察、消防员、民间“河长”、进城务工人员……年轻的“90后”和“00后”,在最平凡最基层的岗位胼手胝足、踏实奋斗,成为社会中坚。在创新发展的最前沿,无数青年科技工作者埋头攻关、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孜孜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坚定自己的理想,报国为民,成为我们当代青年的一面镜子。
B.无数的生动事例证明:新时代的青年在基层岗位、创新前沿奋勇拼搏,表现突出,已担起了历史赋予的责任。
C.推进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攻克“卡脖子”难题等成就的取得,充分证明新时代青年能从容应对惊涛骇浪。
D.新时代充满生机活力,为青年提供了施展才干的舞台,青年的前景无比光明,他们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青年要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向人民群众、实践学习,这样就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能成为行家里手、业务骨干。
B.青年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只有奋斗拼搏,才能书写别样的精彩篇章,进而成为新征程中的中流砥柱。
C.青春是多姿多彩的,没人规定它的样子,因此青春是现在进行时,生活中每一个平凡却又不凡的身影,都是青春最美丽的剪影。
D.青年有迎难而上的精气神,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国家的希望需要他们担负,民族的未来需要他们扛起。
3.下列选项中“作为青年的人生格言”最不适合来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江离与辟芷兮,秋兰以为佩。(屈原《离强》)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D.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4.材料一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4分)
5.两则材料均提到青年应该坚定信仰、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但论证的角度和具体思路并不相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我与父辈(节选)
阎连科
父亲是病死的。
在那个几千口人的镇子上,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我的父亲是病死的。哮喘病、肺气肿,直至发展到后来的肺源性心脏病。可是,仔细敲推想来,病只是父亲故逝的表层因由,而根本的、潜深的、促使他过早患病并故逝的缘由,是他对我们兄弟姐妹四个命运的忧虑。或者说,最直接的因果,是对我山高海深、无休无止的担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