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000字。
统编版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 诗歌鉴赏 专项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楚江怀古(其一)①
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注】①在唐宣宗大中初年,原任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的马 戴,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尉。这首诗为 其南渡湘江洞庭时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题“怀古”,实际并未怀古,而是借泛游楚江来抒发自己 的情怀。
B.诗中“微阳”“猿啼”“乱流”等萧瑟清冷的景色,让诗人倍 感寂寞悲凉。
C.尾联写诗人想起了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于是感慨丛生。
D.尾联中“竟夕”写自己在傍晚时分竟然产生了悲秋之情, 有出乎意料的意味。
E.全诗风格清丽婉约,感情细腻低回,语言含蓄蕴藉,别具 特色。
(2)颈联被认为是晚唐诗中的名句,除对仗外,本联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
呈蒋、薛二友
【宋】赵师秀
中夜清寒入缊袍,一杯山茗当香醪。
鸟飞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
无欲自然心似水,有营何止事如毛。
春来拟约萧闲伴,同上天台看海涛。
【注】①缊袍:以乱麻为絮的袍子。②香醪:美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通过衣、饮二事的介绍,略加勾勒,便刻画出了一个生活清贫但志趣不俗的形象。
B.“心似水”“事如毛”运用比喻手法,颈联上下句体现的不同人生境界形成鲜明对比。
C.诗歌尾联照应题目,以景结情,使全诗境界由小变大,诗歌意蕴也得到进一步深化。
D.本诗综合运用了叙事、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其中“无欲”两句体现了宋诗多议论说理的特点。
2.本诗颔联“鸟飞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表达精妙,请从营造意境、描写角度和塑造形象角度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薛八谪居
钱起
东水将孤客,南行路几千。
虹翻潮上雨,鸟落瘴中天。
谪去宁留恨,思归岂待年[注]。
衔杯且一醉,别泪莫潸然。
[注]待年:等待年老致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