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310字。

  统编版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 现代诗歌阅读专项练习
  1、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火
  冯雪峰
  火!哦,如果是火!
  你投掷在黑夜!
  你燃烧在黑夜!
  我心中有一团火,
  我要投出到黑夜去!
  让它在那里燃烧,
  而让它越燃越炽烈!
  熊熊的火!
  炽烈的火!
  黑夜吞没着它,
  黑夜燃烧着它!
  1.诗中的意象“火”象征着什么?
  2.诗的末尾说“黑暗吞没着它,黑夜燃烧着它”,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2、阅读《沁园春•长沙》的上阕,完成问题。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1.“层林尽染”“百舸争流”中的“染”“争”两个字很形象,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
  2.面对美丽的秋景作者为何“怅”?“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3、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你”是观察者,“风景”是观察对象;第二句,作为观察者的“你”陡然一转,成为观察对象。
  B.在“楼上人”的眼里,“你”和“风景”一样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中,“你”成为了他梦境的装饰品。
  C.世间人物、事物之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这首诗以优美隐喻的画面,暗示人生中许多“相对”关系。
  D.诗歌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是“风景”的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就有了灵气,会更生动。
  4、下列对这首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在一种看似分割却统一的生活时空上营造画面,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B.诗人注重在“相对性”上,不断地转换视角,透露出一种人生的冷峻态度和哲理性思考,给人以启迪。
  C.诗中的“桥”“楼”“窗”“梦”是附属意象,主要是构成人物的活动场景,可以用别的意象代替。
  D.作为一首朦胧诗,它语言明白如话,内容却丰富深邃,达到了明与隐、实与虚、具体与抽象的和谐统一。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题目。
  手推车
  艾青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