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20字。
北海市2022年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
班级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的主题阅读活动,让我们一起去完成任务吧!
一、览活动序言(7分)
语文课本不可不读,书中的墨香让人沉醉。眼前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徜徉其间,跟随朱自清在酝酿着花香的春风中散步;和老舍一起欣赏终年贮蓄着绿色的济南的水;陪刘湛秋在静mì( )清冷的秋雨中贮立;在白求恩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枕中,我们领悟到品格之美;在滑稽可笑的游行大典上,说出真相的小孩让我们感悟到童真之美……通过学习课本内容,使我们的眼界变得开阔了。
1.阅读以上文段,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花团锦簇( ) 静mì( )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______改为______ ______改为______
3.请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分)
徜徉: __________________
4.划线句有语病,请指出病因及修改意见。(2分)
病因: ______ 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
二、咏华彩诗篇(15分)
5.在这读书旅途中,小桂同学在整理教材背诵篇目时既惊奇又粗心,请你帮她把遗漏的内容补充完整。(10分)
诗中有景,李白夜发峨眉山,看到了“①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的宁静之美;诗中有声,谭嗣同随父上任,听到了“终古高云簇此城,②______”的寂寥;诗中有画,刘禹锡一反古人悲秋之音,看到了“③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明丽秋景;诗中有情,李商隐夜雨寄北,想象“④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中有志,陆游僵卧孤村,以“夜阑卧听风吹雨,⑤______”表达自己的报国之志;文中亦有志,诸葛孔明诚子曰:⑥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诗中有理,王湾《次北固山下》中“⑦______,______”极富哲理,揭示了自然界新旧交替的规律;文中亦寓理,《论语??为政》通过“⑧______,______”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诗题“观沧海”中“观”的意思是什么?“观”的词性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句中的两个“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经典名著(48分)
【活动一】“调查名著阅读”是本次活动的内容之一。下列表格是对班级40名同学必读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
阅读情况 基本没读 只读序言 读了部分 重点选读 专题探究 精读与跳读
《朝花夕拾》 8人 3人 10人 6人 6人 7人
《西游记》 2人 1人 18人 4人 8人 7人
8.关于班级名著阅读情况,你从上表中得到什么结论?(20字以内)(2分)
【活动二】阅读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为了激发更多同学参与到名著阅读中,班级决定在教室里选择一角作为阅读角,用来展示同学名著阅读成果。
9.请你给阅读角取个名字(不超过5个字),并说说取名理由(30字以内)。(3分)
①阅读角名字:______
②取名理由:
【活动三】班级读书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同学们对文学有了很深的认识。
10.你心目中的文学是什么?请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2分)
文学,是一座充满了智慧的知识宝库:孤独的时候,文学是你最忠实的朋友,让你有了精神的伙伴;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11.阅读《朝花夕拾》和《西游记》,让我们受益匪浅,请完成以下任务。
(1)发现《朝花夕拾》《西游记》“出走——归来”的秘密,请按提示填空(3分)
篇目人物 《朝花夕拾》??鲁迅 《西游记》??孙悟空
出走路线 S城——南京——①______(填国家)——回国 花果山——灵台方寸山——……——灵山
出走原因 出走国门:想逃离清国留学生的乌烟瘴气,“寻救国道路去学医”——②《______》(填篇目) 出走花果山:想逃离规则,“躲过轮回,不生不灭”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寻心。
寻的结果 回国后,弃医从文,写世人的冷眼,揭露国民劣根性。 在灵山,修成正果,成为③______(填封号)。
(2)鲁迅、孙悟空“出走——归来”的经历,让人想到网红句:“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①,任选一人,结合名著内容,阐述对他们归来之后还是少年的认识。(3分)
我选:______,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解①:希望你在外面漂泊半生、匆忙半生,待你归来之时,依然能够坚守初心与理想,保持一颗纯朴、真实、炙热的少年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