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380字。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请将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一诗补充完整。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课文填空。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_______,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3)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二、情景默写
  3.根据提示默写。
  (1)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清照的《渔家傲》中,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情壮彩奠定了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①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②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③何所期。
  【注释】①“路出”句:意为李端要去的路遥远漫长。人:指诗人自己。②客:在外漂泊。③风尘:喻指社会动乱。
  4.诗人以一个“________”字奠定感情基调,“_________”这一动作是此种情感的具体表现。
  5.诗歌前四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
  臣光①曰:君子之养士,以为民也。《易》曰:“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②微虑远,其强足以结仁固义。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是以君子丰禄以富之,隆爵以尊之。养一人而及万人者,养贤之道也。今孟尝君之养土也,不恤智恐,不择臧否,盗其君之禄以立私党张虚誉,上以侮其君,下以蠹③其民,是奸人之雄也,乌④足尚哉!《书》曰:“受⑤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⑥。”此之谓也。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释】①光:指司马光。②烛:照,照耀。引申为明察,洞悉。③蠹(dù):蛀蚀,损害。④乌:疑问代词,何。⑤受:商纣王。⑥逋逃主、萃渊薮:收留逃亡者的窝主,藏污纳垢的匪巢。逋,逃亡。萃,聚集。渊薮,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