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5090字。

  龙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说明:
  1.试卷共8页,卷面满分150分,测试用时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拼命在垦地。在云南,我看见过这类种子所长成的小村落,还不过是两三代的事;我在那里也看见过找不着地的那些“孤魂”,以及死了给狗吃的路毙尸体。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在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改动)
  材料二:
  中国从世纪之交开始经历有史以来最为剧烈的城镇化进程,由乡土中国迈向了城乡中国。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特征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的巨大鸿沟,这是由城乡之间的大规模流动人口造成的。进入21世纪,长期蓄积于农村的大规模劳动力在短期内井喷式地涌入城市务工,他们逐渐从土地和家乡挣脱出来,投入异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巨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农民以“土”为谋生的命根,难以自由迁移无碍,因此终老是乡、世代定居是乡土社会的常态。
  B.由于城乡之间的大规模流动人口,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大幅提高,远远超越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C.农民工们挣脱了土地的束缚,转而从工业和城市中获取经济收入,却都处于“半城市化”状态。
  D.在城镇化的下半程,回归乡土的农民工将以县域为主要空间载体,重新分层扎根,重构社会形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二认为中国城镇化的上半程是挣脱乡土的过程,而下半程的主题则是回归乡土。
  B.两则材料都谈到了长期蓄积于农村的过剩劳动力自发背井离乡,涌入外地另谋出路。
  C.农民工在家乡的社会关系网络具有很强的完整性,难以应付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
  D.大部分农民工不愿意在东部沿海城市地带彻底扎根,说明他们“是黏着在土地上的”。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当前中西部地区县域社会能够提供的非农就业机会仍严重不足。
  B.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C.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实现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的目标。
  D.大量有情怀的“田秀才”“土专家”“农创客”返乡创业谋发展。
  4.材料一写到:“‘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材料二却认为:“家乡的城乡社会是他们的栖居地和避风港。”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观点?请从不同时代背景下“乡”的特点以及人的差异加以分析。(4分)
  5.如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的蜕变?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北戴河海滨的幻想
  徐志摩
  他们都到海边去了。我为左眼发炎不曾去。我独坐在前廊,偎坐在一张安适的大椅内,袒着胸怀,赤着脚,一头的散发,不时有风来撩拂。清晨的晴爽,不曾消醒我初起时睡态;但梦思却半被晓风吹断。我阖紧眼帘内视,只见一斑斑消残的颜色,一似晚霞的余赭,留恋地胶附在天边。廊前的马樱,紫荆,藤萝,青翠的叶与鲜红的花,都将他们的妙影映印在水汀上,幻出幽媚的情态无数;我的臂上与胸前,亦满缀了绿阴的斜纹。从树阴的间隙平望,正见海湾:海波亦似被晨曦唤醒,黄蓝相间的波光,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