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题,约10110字。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
高 二 语 文
(2023.3)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近日有专家称,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测算,我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一年接近70千克(平均每天191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肉类消费标准是每日120克~200克。如果以最低的120克算,每年的肉类消费应当是43.8千克;以最高的200克算,每年的肉类消费应为73千克。
肉类消费均值其实并不能准确反映问题,中位数才更能反映实际的肉类消费情况。在中位数统计不能获得时,只能通过每个人和每个家庭的肉类消费来评估消费量,以此为依据进行调整。
当一些人的肉类消费全年不足43.8克~70千克,每天不足120克~200克时,需要想办法提高他们的收入,达到肉类消费和其他食物的标准。中国实施脱贫攻坚战略,脱贫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部分人有不少是刚刚脱贫的人群,其营养水平是需要向上提升的,也就是要增加肉类消费。
目前主要是城市居民中有些人消费的肉类超过了每年73千克和每日200克。对于这部分人,应该提倡减少肉类消费。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出于粮食安全的考虑。从肉类和植物性粮食的产量比例来看,在达到膳食指南标准后减少肉类消费可以增加粮食产量,有利于供给更多的人的粮食需求。这要从肉蛋奶类折粮系数来看待。根据中国农产品成本收益年鉴中耗粮数量和主产品产量的相关性,再考虑规模化养殖实际情况,进行各类品种折算,猪肉、牛羊肉、禽肉、蛋类、奶类折粮系数分别为3.0、1.9、2.15、1.65、0.36。这也意味着每生产1份猪肉或1份牛羊肉可以生产3份粮食或约2份粮食。
这个差距在发达国家更大。在美国每生产1千克牛肉约需5千克谷物,每生产1千克猪肉约需7千克谷物。所以,肉类已经达标的人少吃猪牛羊肉可以成倍地增加粮食产量,以满足更多人的粮食需求。
即便对无肉不欢的人来说,改变肉类消费的结构也可以在消费端为粮食增产做贡献。例如多吃鸡肉,900克饲料可以产500克鸡肉,而1500多克饲料才能产500克猪肉。这对于中国人来说也非常重要,因为在肉类消费量里,中国人吃的最多的是猪肉。
大量的研究表明,过多吃肉会增加患各种疾病的风险,如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等。美国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对63257人长达11年的研究发现,大量摄入红肉和禽肉或会明显增加个体患糖尿病的风险,这或许部分归咎于这些肉类中血红素铁的水平较高。其中不同的肉类的风险并不相同。摄入红肉较多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23%,消费禽肉较多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5%,但摄入鱼肉不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对292454人平均10.2年的随访发现,只在肉类中含有的血基质铁与致命冠状动脉心脏疾病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血基质铁(血红素铁)的消耗导致冠状动脉心脏疾病风险提高57%。而冠状动脉心脏疾病风险与非血红素铁没有相关性,非血红素铁来源于植物和其他非肉类食物。
研究表明,每生产1千克的牛肉相当于排放了300千克二氧化碳当量;1千克羊肉是165千克二氧化碳当量;生产1千克牛奶、禽类制品和猪肉相对应的二氧化碳当量则低于100千克。生产牛肉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多,其生产占地是猪肉、鸡肉生产的29倍,多耗水11倍,此外还要多排放5倍的温室气体。与生产土豆、小麦以及水稻等主食相比,生产每卡路里的牛肉所占土地要多出160倍,温室气体排放量多11倍。(节选自《南方周末》2023.3.10)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测算,我国人均肉类消费量偏高,接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标准的上限。
B.我们要提倡城市居民减少肉类消费,尤其是那些肉类消费每年超过73千克和每日超过200克的群体。
C.在中国,奶类的折粮系数是0.36,这也就意味着每生产1份粮食就可以生产大约2.8份奶类食物。
D.如果把中国肉类消费量中的猪肉比例下调,下调部分替换为蛋类,就有可能生产更多粮食,供给市场。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摄入红肉较多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比消费禽肉较多的人高,如不想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可以考虑用鱼肉替代。
B.冠状动脉心脏疾病与非血红素铁之间没有相关性,如考虑冠状动脉心脏疾病风险,可用植物类食物替代肉类。
C.每生产1千克牛肉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大约是生产1千克羊肉的两倍,生产牛肉对气候影响较大。
D.在二氧化碳排放量、生产占地和耗水量方面,生产牛肉都远大于生产土豆、小麦以及水稻等主食。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肉类消费中位数比均值更能反映实际的肉类消费情况,主要是因为中位数不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
B.刚刚脱贫的人群营养水平需要向上提升,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将有助于他们达到肉类的消费标准。
C.与猪肉生产相比,牛肉生产占地多28倍、耗水多11倍、温室气体排放多5倍,因此应该用猪肉替代牛肉。
D.肉类超标的人不妨减少肉类摄入,增加一些植物蛋白,这样既可以为粮食安全做贡献,也对自己身体有利。
4.提倡减少肉类消费有哪些现实意义?请结合材料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大车(节选)李樯
父亲驾着他的马车再次消失在秋日清晨的迷雾中。
父亲跨坐到车辕上,扬起他那杆称心如意的马鞭,“驾”,父亲轻喝一声,鞭鞘会发出一声还不至于把我们惊醒的脆响。父亲的去向只有两个方位,一个是西北,一个是东南。每年秋收后一切拾掇停当,到来年开春田野里的麦子开始吐穗期间,父亲都会消失一段时间。他每次回来,母亲都会说,你怎么没死在外边,你死到外边去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