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090字。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25分)
  1.(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海安文脉流淌千年,文化“家底”深厚。从yōu jiǔ璀璨的青墩文化、粮丰盐富的漕运文化,到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独具mèi lì的里下河文化、内涵厚重的红色文化 A多元文化集于一身,融于一城。而今,奋进中的海安人将以文化软实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赋能加码。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yōu jiǔ      
  mèi lì      
  赋能      
  (2)A处应填的标点符号为      
  (3)下面加点词与“枢纽海安”中的“枢纽”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A.流淌千年
  B.建设城市
  C.阳光保险
  2.(3分)整本书阅读与思考。
  ????读经典,就像看汽车的后视镜,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读鲁迅,谈谈读经典、读鲁迅对你的积极影响。
  3.(3分)读《西游记》,适合精读和跳读并用。其中,精读就是精思,沙僧、猪八戒、唐僧三人关于是否“西行”的对话,表现了各自怎样的心理?
  人物 对话内容 心理
  沙僧 “进退两难”      
  猪八戒 “拣无火处走”      
  唐僧 “只欲往有经处走”      
  4.(4分)学校《经典朗读》午间电声栏目,拟邀请你担任本期朗读者,请你从七年级上册课本中选择一篇散文
  示例:我选择朗读莫怀戚的《散步》。
  分享理由:作品记录了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点滴,笔触细腻温柔,饱含真情深意,担负家庭责任。
  我选择朗读       (作 者)的      (篇名)
  分享理由:     
  5.(9分)用课文原句填空。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这志,是“海日生残夜,(1)     ”的自然之理(王湾《次北因山下》);是“夜发清溪向三峡,(2)     ”的离乡之愁(李白《峨眉山月歌》);是“(3)     ,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团圆之盼(李商隐《夜雨寄北》);是“(4)     ,应傍战场开”的故园之思(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5)     ,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报国之情(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诸葛亮“(6)     ,(7)     ”的谆谆叮咛,淡泊宁静(《诚子书》);是郭沫若“(8)     ,(9)     ”的以灯喻星,美好向往(《天上的街市》)。
  二、阅读。(60分)
  6.(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秋词(其二)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①人狂。
  [注释]①嗾(sōu):这里是“使”的意思。
  (1)“试上高楼清入骨”一句中的“清”在诗中理解为      
  (2)本诗中“岂如春色嗾人狂”与刘禹锡《秋词(其一)》中的“我言秋日胜春朝”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
  7.(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则是无信;对子骂父,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中的《方正》篇)
  【乙】
  ????胡田村胡姓者,兄弟采樵,深入幽谷。遇巨蟒,见兄被噬,遂怒出樵斧,然头虽已没,幸肩际不能下。弟急极无计,竟曳兄出。蟒亦负痛去。视兄,则鼻耳俱化肩负以行途中凡十余息始至家。医养半年方愈。噫!农人中乃有悌弟如此哉!或言:“蟒不为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