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8480字,答案扫描。

  2023届山东省高三第三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
  语  文
  本试卷8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站在时代前沿观察思考问题,把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对趋势性问题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才能未雨绸缪、提前谋划、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高质量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提出科技自立自强破解“卡脖子”问题,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正是战略上的前瞻性思考,使我国在面对不确定性因素时总能收放自如、应对裕如。因此,要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敏锐洞悉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科学地预见未来、引领未来。
  策略是战略实施的科学方法。要取得各方面斗争的胜利,我们不仅要有战略谋划和坚定意志,还要有策略、有智慧、有方法。应该看到,实施战略的环境条件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每时每刻都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临机决断,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各地区各部门一方面要恪守战略的原则性,确定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要自觉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另一方面也要善于把握策略的灵活性,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策略和方法,以创造性贯彻落实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摘编自《处理好战略与策略的关系》,《人民日报》2023年02月22日)
  材料二:
  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从全局高度准确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要义,对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事物的前瞻性思考能够减少不确定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应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则不能拘泥于战略的原则性,要随机应变。
  B. 建构新发展格局是立足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做出的战略调整,参考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规模、人口和市场供给等。
  C.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需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壁垒,建立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大循环,但它并不排斥国际市场。
  D.劳动力成本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强自立。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材料一与材料二的论述都涉及了战略和策略的关系,不过二者的重心并不相同。
  B.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决议,是一种战略思考。
  C.为了鼓励科技创新,我国近年出台的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的各种措施属于策略范畴。
  D.确定一项战略或策略一般要从时间、空间、特征三个方面去分析事物发展的趋势。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篇》
  B.攻人以谋不以力,用兵斗智不斗多。——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
  C.只因一着错,输了半盘棋。——李元蔚《将神灵应》
  D.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
  4.战略和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一加以分析。(4分)
  5.材料二中说“准确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要义,对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要义”。(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白  发
  李利君
  “你呀!染一下嘛,花不了几个钱!”曹凤同啜饮了一口茶,说,“看着那么凄凉。’
  张严立笑了笑:“总是觉得没有时间。”说完了,张严立马上觉得这理由很站不住脚,又补充道:“不想遮遮掩掩了。年轻时很喜欢美化自己。再有五年就退休了,就这样吧。”
  曹凤同:“没追求,放弃自我管理,就是放弃人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