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740字。

  二○二三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九)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或写出汉字。(2分)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éng()。孔子的“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的推崇()。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专业作家在作品中展现出的才华也许让青年读者们觉得________,然而阅读活动应当是一个平等的交流过程,因此无须对作者________。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不妨运用自己的思维大胆地去________,去挑战。只有在思想的碰撞中,才能对作品的深刻________心领神会。
  A.望尘莫及肃然起敬质问意蕴
  B.高不可攀肃然起敬质疑韵味
  C.望尘莫及顶礼膜拜质疑意蕴
  D.高不可攀顶礼膜拜质问韵味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人生在世,既不甘寂寞,更要耐得住寂寞。既“不甘”又“耐得”,似乎冰炭不同炉,实则辩证统一。耐得寂寞是,厚实的底蕴在寂寞中沉淀,深邃的思想在寂寞中孕育,坚韧的意志在寂寞中磨炼;不甘寂寞是,如火的激情在不甘中燃烧,惊人的创造在不甘中迸发,追求的目标在不甘中接近。“耐得”常夯实,“不甘”促飞跃,,,“不甘”与“耐得”两相交织,两者兼备,登得上乘境界。
  A.专心求一奋发向上“耐得”须“不甘”垫底“不甘”须“耐得”引领
  B.奋发向上专心求一“不甘”须“耐得”垫底“耐得”须“不甘”引领
  C.奋发向上专心求一“耐得”须“不甘”垫底“不甘”须“耐得”引领
  D.专心求一奋发向上“不甘”须“耐得”垫底“耐得”须“不甘”引领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科学对人类事物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而且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
  B.如何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
  C.仰望星空,宇宙中有两颗小行星,一颗是编号为8117的“袁隆平星”,一颗是编号为17606的“吴孟超星”——两位科学家对人民对人类的贡献将永远为世人所铭记。
  D.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不同时代的劳模,给了今天的我们怎样的启迪。劳动的内涵在更新,劳模的标准在“进阶”,“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始终是不变的秘笈。
  5. 填空(5分)
  主题 古诗文名句
  爱国 唐代李贺立志报效朝廷,为此他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这样壮怀激烈的名句。
  山水 曹操笔下的山水别具一番格调,________,______。描写大海雄浑开阔、群山巍峨高耸,尽显恢弘气象。(《观沧海》)
  友情 岑参在大雪之后送友人离开,遥望友人远去的背影,感慨道:______,_______。
  思乡 王湾借归雁传书,_________,_______表达浓浓地思乡之情。(《次北固湾下》)
  求学 宋濂在讲述求学遇到先达训斥的时候,自己“_______,______”,从不出言顶撞,道出了求学的侍师之态。
  6. 名著阅读(2分)
  从下列三则片段中任选一则,结合内容自选角度(如形象、情感等),说说你从中获得的“美”的感受。
  片段一:“还有一件要紧的小事情,信封上的字别太大,把整个封面都占满了。两次来信,一封是路名被邮票掩去一部分,一封是我的姓名被贴去一只角。因为信封上实在没有地方可贴邮票了,你看看我给你写给你的信封上的字,就可知道怎样才合适。”
  (选自《傅雷家书》)
  片段二:坐了半日,日色已经西斜,只见两个挑粪桶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这一个拍那一个肩头道:“兄弟,今日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选自《儒林外史》第29回)
  片段三:我怀念那:同着伙伴提了篾篮/到田堤上的豆棚下/采撷豆荚的美好时刻啊——/我常进到最密的草丛中去,/让露水浸透了我的草鞋,/泥浆也溅满了我的裤管,/这是自然给我的抚慰,/我将狂欢而跳跃。
  (选自《艾青诗选黎明》)
  7.综合性学习(5分)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画卷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1】习近平总书记在4月8日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植树节设立40周年,我国森林面积、森林积蓄分别增长一倍左右,人工林面积居全球第一,我国对全球植被增量的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
  【材料2】为鼓励污染防治企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更好支持生态文明建设,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