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950字。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云霞映着落日,天边酡红如醉,衬托着渐深的mù(   )色,晚风带着秋日的凉意,余huī(   )像油彩一样涂抹在绵yán(   )而去的峰峦间,片片落叶随风飘舞,眼前的风景(   )(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夜幕临空的落日,总是给人一种简单的温暖。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色    余(      )    绵(      )
  2.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
  【答案】1.     暮     晖     延    2.美不胜收
  【解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暮色:太阳落下时昏暗的天色。暮,读作mù。
  余晖:傍晚的阳光。晖,读作huī。
  绵延:延续不断的样子。延,读作yán。
  2.本题考查成语使用。
  美不胜收:拼音为 měi bù shèng shōu,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释义形容美好的事物非常多,无法一一收纳。
  根据题干“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的提示,可知此处是“美不胜收”。
  二、情景默写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相关诗句。
  文人笔下,自然风光,情意绵绵。“日月之行,若出其中;(1)__________ ,__________”曹操借景抒情,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宏大的抱负;李商隐在家书中由眼前的“夜雨涨秋池”,驰骋想象,表达了“(2)__________ ,__________”的愿望,情真意切;“(3)__________ ,__________”表现了杜甫在江南和李龟年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天净沙??秋思》中“(4)__________ ,__________”则可见游子漂泊在外的孤寂愁苦。
  【答案】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注意“灿烂、窗、逢、肠、涯”等字的正确书写。
  三、基础知识综合
  根据要求答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请把《诫子书》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夫 君 子 之 行,静 以 修 身,俭 以 养 德。
  6.仿照示例,《秋词》中任选两句进行朗读设计。
  示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杨花”“子规”渲染出伤感的气氛,应该读得轻而缓慢。第二句,“闻道龙标”要轻读,“过五溪”要重读。“五溪”在当时是偏远之地,要传达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情感。
  【答案】4.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6.示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第一句可以读得轻而缓慢,“悲”要读重音,“我言秋日胜春朝”要明快高昂,与第一句形成鲜明对比,表明诗人对秋的看法与古人的悲秋不同,“胜春朝”要读重音,传达出诗人积极豁达的心境。
  (朗读设计与诗歌传达的情感相关,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4.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注意“淡泊、致”等字的正确书写。
  5.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意思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品德。“夫”发语词,表示下面内容是议论,之后应停顿;“静”名词,陈述对象,做主语,之后应停顿;“俭”名词,陈述对象,做主语,之后应停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