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700字。
高 中 文 言 文 教 学 琐 议
黎浩
文言文教学素来以串讲法为主,这是传统的讲授法,在现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根深蒂固,其突出表现为强调教师逐词逐句的串讲,学生孤立单线的死记硬背。对于这种教法确实有它的优点,但也有它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一个语文教师,要搞好文言文教学,要认识到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要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高中文言文教学,如果只停留在教师训字释词,学生的机械记忆上,要达到大纲的目标,任务是艰巨的。因此,教师必须切实加强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法指导,恰当引导,注重自读能力的提高,指导学生逐渐摸索,寻求学习文言文,掌握文言字词句知识的有效方法。通过教师的导学,学生循序积累文言知识,总结汉字的演变规律,正确辨析文言词句,迅速提高学习效益,从而达到“乐学会用”的目的。文言文教学是要弘扬传统文化,让青年学生从小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接受传统文明的熏陶。对此,可从以下四个板块设计进行教学。
一、巧设朗读 培养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学习有其特殊的作用与地位。这对于让学生了解古今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更好地掌握汉语语言文字知识,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实施“科教兴国”,都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而要学好文言文,方法多种多样。学习文言文的主要方法是诵读,诵读是我国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教学重点是以诵读知识为指导进行诵读练习。因为中学生除了在语文课上接触文言文外,对文言文几乎无其他接触,对古汉语的“语感”甚为欠缺,所以“诵读”是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钥匙”。掌握了这把“钥匙”,才能练就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不读就显不出语文的特点,就品尝不出其中的韵味,就难以理解出其中的意思。读应把握要领:
1、读准字音,按现代汉语字典标音为准来读。特别要注意异读字:例如:①、或师焉,或否焉(读fǒu)②、句读(dòu)之不知。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读yuè)。
2、读准句读,就是要注意句的停顿。一般来说,标点符号已提示停顿的长短及语调的抑扬。但现代汉语中某些双音词,在古汉语中,它是两个单音词,应分开来读,属于古今异义。例如:小学而大遗(“小学”是由“小”和“学”组成“小的方面学习”)。还有根据语言结构,语意词意应一致的规则来处理语音停顿,如,惑/而不从师;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李氏子/蟠。再有,、放在句首作为开头领起全句或全段的虚词,不能与后面的文字连读,而应稍作停顿。如: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微/斯人,吾谁与归?
3、读出语感,就是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