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810字。
扬州市江都区八校联谊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29分)
1.根据语境,回答问题。(4分)
文学是人类情感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最形象最鲜活的诠释。在文学作品中,你会看到对生活的诘问,对历史的反思,对人性的揭示,对温暖的传递,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要读出真知、读出水平、读出一个高品位的精神境界,唯有舍得下苦功夫,锲而不舍,持之以恒。阅读时我们要屏蔽一切无关的累zhuì( ),集中精力去发掘隐藏在不同文学作品之中的美好,修qì( )精神的屋宇,装点心灵的花园。
(1)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诘( )问 锲( )而不舍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累zhuì( ) 修qì(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要主动向老师请教,虚心求学,不耻下问。
B.屋顶的瓦片挡尽千年风雨,仍有朴实的大美,群蚁排衙般布阵在屋檐和墙头上。
C.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我们要的就是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
D.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仍有人不以为然,漠不关心。
3.关于下列句中加点字,标注词性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春天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微风吹拂着柳枝,细雨染红了桃花,人们沿着河边散步,享受美好。
A.介词 助词 形容词 副词 B.副词 助词 形容词 介词
C.介词 副词 形容词 助词 D.副词 介词 形容词 助词
4.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土地的誓言》是东北籍作家端木蕻良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时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对沦丧国土的思念之情。
B.《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张中行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选取了典型的生活事例,欲扬先抑,赞美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和“律己严”的高尚品格。
D.《老王》是杨绛创作的一篇散文,表现了作者一家与老王的珍贵情谊,也体现了作者对自己缺乏真正同情的自我批判。
5.名句默写。(9分)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4)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5)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6)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7)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8)《木兰诗》中运用互文手法突出战争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6.综合实践活动。(7分)
回望百年征程,家国情怀熠熠生辉;跨越历史长河,家国情怀绵绵不断。为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爱国情怀,培养时代新人,我校将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爱国对联我整理】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从下列选项中整理出一幅符合主题的对联来装扮教室。(1分)
①战士青春洒热血 ②胸怀祖国存初心 ③处世无奇但善良
④情系边关显本色 ⑤做人有道惟诚信 ⑥英雄肝胆壮山河
上联:________填序号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填序号____________
(2)【爱国研学我参加】为更好地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学校准备组织七年级学生去红色革命博物馆进行研学活动,可是你的同桌小明却不想去,你该怎样劝说他呢?(3分)
小明:我们是学生,现阶段应当以学业为重,而且“红色革命博物馆”这地方一听就很无聊,我才不去。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国心得我修改】小江同学在活动结束时拟写了一段心得,其中划线句有语病,请你帮他修改,并在空白处填写爱国诗句,将心得补充完整。(3分)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诗歌中曾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关怀民生。因为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