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820字。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部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题
  一、积累(14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忙忙碌碌,yǎn(  ▲  )然成为了当代大多数人的生活现状。在来不及感受童年欢欣的时候,便匆忙踏入知识的原野四处shòu(  ▲  )猎;在来不及回味青涩的校园时光,便在谋生的路途上迁xǐ( ▲ )辗转;在来不及温存家的柔软,便又一头扎进了繁忙的作息里。难怪一句“我想离开浪浪山,去远方看看,毕竟人生苦短,怕什么兜兜转转……”会将那些本已xiāo( ▲ )声匿迹的梦想再次变得金黄、滚烫。
  2.请根据所学,完成以下古诗文默写。(10分)
  出处 古诗文名句 批注
  柳宗元《渔翁》 (1)____▲____,____▲____。 闲适恬淡的心境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2)____▲____。 (3)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4)____▲____,____▲____。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生活的安宁和乐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____▲____,端居耻圣明。 求仕的含蓄告白
  柳宗元《小石潭记》 四面竹树环合,(6)____▲____。凄神寒骨,
  (7)____▲____。 情感的抑郁惆怅
  《论语??知者不惑》 知者不惑,(8)_____▲______,勇者不惧。 君子的人生追求
  二、名著阅读(7分)
  3.根据《经典常谈》相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
  (1)请概括原始歌谣的作用。(3分)
  (2)选段中“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是如何实现的?请联系所学《诗经》篇目,结合具体诗句分析。(4分)
  三、阅读(46分)
  【人间风雨各处有】
  (一)说明文阅读(15分)
  如何写一篇漂亮的旅行游记
  ①科技的发展,使得交通越来越便利,人们出行的时间被极大地缩短,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得以成为可能,短时间的出行也变得更加从容。经济的发展,又促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人们更愿意为高品质的生活投入时间和金钱——旅行无疑就是很好的放松身心、开阔眼界的方式。
  ②无论什么年纪,无论什么身份,无论贫穷富贵,旅行总能带给人们不一样的人生体会。因此,无论古今,旅行都是人们乐衷也是最普遍的认识世界、开阔眼界的方式。现代社会,伴随网络的普及,人们可以便捷地把旅行中的风景和故事通过朋友圈、微博等形式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而撰写一篇旅行游记,作为一次旅行的见证,给朋友的旅行提供一些帮助,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③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旅行记录呢?这在古人的游记中大有经验可循。
  A      ▲      记述
  ④谈及“游记”,不得不提的是《徐霞客游记》。该书是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三十余年旅行,记述各地胜地美景,死后由他人整理出来的著作。该书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详细记录地理环境的游记,亦可作为中国的旅游指南。该书是“日记体”编排,按每日旅途情况记述,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录。
  ⑤以《游天台山日记》为例。作者详细地记叙了前后九天游览天台山的过程,对于天台山的著名景观,也详略结合地一一进行介绍和描述,最后还进行了全景式的描写。
  ⑥日记形式的游记,重在每天都要记录,篇幅不需过长,但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用朴实的语言说清每天的旅行状况以及遇到的景象,所感受到的风土人情以及自己特别的心情和经历即可。这也是最易进行操作的一种游记形式,看似“流水账”的记录能留住旅行中的点点滴滴,还可以磨炼文字表达能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