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 约12370字。

  2023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习近平大历史观的形成既有传统历史文化的因素,又有现实的因素。
  大历史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要学会运用全面系统的方法去分析问题,不能孤立地看待事物,要辩证地看待、一分为二地看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习近平坚持唯物史观,对重大历史人物事件作出重大判断;坚持辩证法,对各历史时期作出重大判断;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维护党和国家历史。这些充分彰显出习近平大历史观的科学性。
  大历史观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曲折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将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习近平大历史观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提供了科学指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勾勒了蓝图。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马克思主义也不断发展,习近平大历史观也在更新,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互动中发展创新。
  大历史观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进入21世纪,当今时代日益显现出特有的发展开放性的特征。习近平大历史观面向中国和世界,习近平强调:“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正是基于时代性,习近平总书记放眼世界,以宽阔的眼光,既从现实又从历史两个方面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把深远的历史思维贯穿于“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构建公平正义的国际新秩序,在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方面取得了诸多历史性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历史的功效作用,在多个重要场合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客观地界定和阐释了历史的本质、规律和经验,这些重要论述内涵丰富、立意高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编自王伟、刘晋花的《习近平大历史观的形成过程、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对我们做好文艺评论工作也有着深刻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非常注重文艺的“历史”价值,重视文艺所“意识到的历史内容”,所以,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提高社会主义规律认识水平和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体现了大历史观的科学性。
  B.把深远的历史思维贯穿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构建更加公平正义的国际新秩序。
  C.杜甫的“史诗”现象,说明了文学艺术创作也是在写“史”,是艺术家感受和认识的历史。
  D.对于中国近代历史,教条地“西式化”解读和个人主义的解读,都是历史虚无主义式解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阐述的“大历史观”,在材料二中从文艺创作和评论的角度得以具体体现。
  B.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经过曲折漫长的道路最终得以实现。
  C.美学的历史的标准不可偏废,文艺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也是历史与美学的统一。
  D.文艺评论工作者具有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对作品技巧手法的探究才会更加科学。
  3.下列对文学作品的评论,最不符合衡量文艺作品最高标准的--项是(3分)
  A.《红烛》化用“蜡炬”这一古典意象,并赋予它新的含义,赞美了红烛以“烧蜡成灰”来点亮世界的奉献精神。
  B.《荷花淀》以明丽流畅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清新优美画卷,刻画了勇敢的抗日军民形象,赞扬了革命斗争精神。
  C.《雷雨》将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置于波澜壮阔的时代浪潮中,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对人性的探究与关照。
  D.《记念刘和珍君》于叙述描写中饱含深情,表达了对逝者的痛惜,对反动者的控诉,也引发人们对牺牲意义的反思。
  4.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4分)
  5.某电视台的“家乡风物"栏目,准备以“大泰山”为题拍摄一部纪录片。请结合材料观点,为纪录片的拍摄提出建议。(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源头
  曹华富
  这是一个非常儒雅的村子,村民倚山而居,临水而乐,他们又不限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知道从哪一代开始,读书成了大户人家的标配。这个标配不像我们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暴发户手中的“大哥大”,也不像如今出入豪门的宾利、法拉利、劳斯莱斯、兰博基尼……“大哥大”也好,豪车也罢,都会被步履匆匆的时代随手丢在行程过道上的垃圾桶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