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040字。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6分)
  小语说: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与先贤对话、与智者神交的过程。品读隽永深刻的学术著作,沐浴字里行间弥散的理性光辉,我们能领略历代硕儒的宏博哲思,获得人生的启迪和向美而生的力量。阅读。为我们打开一扇大门,吸引我们探寻斑斓的世界。
  小文说:听了你讲的话,使我想起了我们一起学习那些经典课文的过程。在江南赵庄皎①洁的月光下,我们和迅哥儿同看一台好戏;在革命老区延安,我们品尝了美味的糜②子、米酒和油馍;在黄土高原上,我们感受了一场震(hàn)③________人心的安塞腰鼓;在吴伯箫家乡静(mù)④________的庭院里,我们石到了那盏暖融(1)融的灯笼……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都在我们眼前一一展现。
  给加点字
  (2)填写正确的读音或根据拼音填写汉字。(4分)
  ①皎洁________  ②糜子________  ③震(hàn)________  ④静(mù)________
  小文说的话中画描线的句子结构不完整,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不应该苛求别人做任何事情都能完美无缺,天衣无缝的人是不存在的。
  B.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C.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人们的追求也开始发生转变,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D.一些过去种群繁盛的野生动物,由于捕猎者的大肆捕杀,前几年逐渐销声匿迹。但随着《动物保护法》的颁发,这些动物族群又开始慢慢壮大。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社戏》和《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都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B.《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C.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D.“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如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也可以记游,如“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小石谭记》;还可以状物,如明朝魏学'的《核舟记》。
  学校开展“品读经典诗文,传承优秀文化”系列活动,邀请你参与,并完咸下面题目.
  4.活动一:《经典常谈》阅读交流会。(6分)
  下面是“集”的几种字体,请指出字体为隶书的一个,并推知其本义。(2分)
  隶书是________,“集”本义是________。
  (2)小语想收集关于“苏秦”“张仪”的故事,他应该阅读( )(2分)
  A.《史记》 B.《诗经》 C.《战国策》 D.《尚书》
  (3)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内容选项中,不恰当的是( )(2分)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到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
  B.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史记》,它和班固的《汉书》都是“正史”的源头
  C.《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这部书不但显示一个伟大的人格——孔子,并且让读者学到了许多做学问做人的道理。
  D.洗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与阅读者的兴趣、目的密不可分。读整本书,我们不妨首先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也可以直接根据目的去选择书中你最需要的内容来阅读。
  5.活动二:古诗苑漫步。(2分)
  请仿照下面划线部分句式续写句子,完成活动寄语。(2分)
  【寄语】诵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在这里,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有的澎湃激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活动三:诗文名句默写。(8分)
  诗文可绘景。读《桃花源记》,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