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00字。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月清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25分)积累与运用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呜咽(yàn) 督促(dú) 灌输(guàn)B.惊惶(huáng) 矗立(chù) 澎湃(bài)
  C.欺侮(wū) 闪烁(shuò) 攀谈(pān) D.搀扶(chān) 缴租(jiǎo) 咀嚼(jiáo)
  2.(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满望 骨碌 悬涯 倾斜 B.叹息 寂静 聚集 饥饿
  C.军阀 疲倦 峭壁 蜷缩 D.篱笆 奔弛 灌输 点缀
  3.(2分)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姐姐劳动了一天,一躺下就酣然入梦了。
  C.在旧社会,沉重的苛捐杂税压得百姓们喘不过气来。
  D.这个人整天不言不语,令人不可捉摸。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使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这部电影用真心呼唤真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展现了黄土地上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是否选择对社会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人们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D.《新华字典》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与时俱进造成的。
  5.(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要贡献。
  B.《说和做一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结构严谨,开篇总领全文,先表现闻一多“学者的方面”,后表现闻一多“革命家的方面”,在上下两部分之间、用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文章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C.在《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一文中,作者通过对她所知道的鲁迅先生的一些生活琐事的描写,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与人们眼中的形象不同的,更和蔼、更随和、更真实的鲁迅,并借此来抒发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D.《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断代史《资治通鉴》。本文用对话表现人物形象,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大有所益”,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6.(5分)某校七(2)班举行“我也追星”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1)本次活动中要办一份“我喜爱的明星”的手抄报,下面是其中的几个小栏目,请你增设两个。
  成长史 奋斗史 名言录 ______ ______
  (2)请向同学们介绍你喜欢的一位名人,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0分)根据提示默写诗文。
  (1)诗中描写北方军营夜晚的环境,渲染军旅生活苦寒悲壮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诗中描写战事频繁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木兰诗》中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诗中表现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当窗理云鬓,______。
  (6)双兔傍地走,______?
  二、(35分)阅读与赏析
  (一)(1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孙权劝学》)
  (乙)
  予少时读书,一见即能诵。然负①此自放,喜从滑稽②饮酒者游。旬朔之间③,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④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⑤,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⑥不如少时。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节选自秦观《精骑集??序》,有删改)
  【注释】①负:依仗。②滑稽:巧言善辩。③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④比:近。⑤艾:惩戒.⑥殆:表推测,大概。
  8.(5分)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及鲁肃过寻阳 (3)即更刮目相待
  (4)而常废于不勤 (5)喜从滑稽饮酒者游
  9.(4分)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